[发明专利]一种富含酚酸的大麦嫩苗粉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58499.3 | 申请日: | 202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02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杨润强;王冕;王沛;顾振新;韩永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2/39 | 分类号: | A23L2/39;A23L2/52;A23L33/00;A01G31/00;F26B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9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富含 大麦 嫩苗 及其 生产工艺 | ||
一种富含酚酸的大麦嫩苗粉及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大麦籽粒经非胁迫条件下发芽后,用等离子体活性水培育联合γ‑氨基丁酸处理富集酚酸,漂洗后经冷冻干燥、粉碎、过筛,与蔗糖、柠檬酸、苹果粉、香蕉粉、橘子粉复配、杀菌、包装制得。原料大麦为裸大麦,产品颜色鲜绿色或黄绿色,口味香醇,冲调性好,产品酚酸含量为200~350mg/100g。产品具有抗氧化、清肠、减肥、养颜、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等作用。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富含酚酸的大麦嫩苗粉及其生产工艺,属于食品深加工技术领域。
二、技术背景
酚酸是一类天然活性物质,广泛存在于植物源食物中,根据其碳架一般分为羟基肉桂酸和羟基苯甲酸结构,前者主要有对香豆酸、阿魏酸、芥子酸和咖啡酸,后者主要包含对羟基苯甲酸、没食子酸、香草酸、丁香酸和原儿茶酸等酚酸,它们多与糖类及有机酸以共价结合形成酚酸衍生物。酚酸大多都具有药理活性:阿魏酸能增加冠脉血流量,保护缺血心肌,能抑制主动脉平滑肌收缩,对抗甲氯胺、苯肾上腺素β肾上腺素等的升压作用。阿魏酸能增加冠脉血流量,保护缺血心肌,能抑制主动脉平滑肌收缩,对抗甲氯胺、苯肾上腺素β肾上腺素等的升压作用;对香豆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及绿脓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动物实验证明其还有降血脂作用;没食子酸具有抗菌作用,可治疗菌痢,具有收敛、止血、止泻作用;丁香酸具有抗菌作用等。另外酚酸都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抵御过量自由基对机体的伤害。
谷物萌发过程中,淀粉酶活性激增,淀粉等多糖迅速分解,生成大量还原糖,谷物经发芽后口感得到较大改善。另一方面其营养价值得到较大提高,各种氨基酸含量都有不同程度增加,且氨基酸结构更为合理。其它营养成分含量也因发芽而有不同程度改善,谷物中的脂肪含量因发芽而下降,且能够促进短链脂肪酸含量增加,γ-氨基丁酸,维生素,酚类物质等各营养成分得到有效富集,对于健康大有裨益。发芽是增加谷物产品附加值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发明采用等离子体活性水培育联合γ-氨基丁酸处理大麦,激活相关合成通路,以此富集酚酸,强化大麦嫩苗粉的保健作用。
三、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富含酚酸的大麦嫩苗粉的生产工艺,解决谷物营养成分不均衡、食用性差等技术难题,同时,发芽谷物与果蔬复配能够平衡氨基酸比例,提升产品营养价值和食用品质,且富集γ-氨基丁酸、酚类物质和膳食纤维等保健成分。
技术方案:
一种富含酚酸的大麦嫩苗粉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大麦籽粒经非胁迫条件下发芽后,用等离子体活性水培育联合γ-氨基丁酸处理富集酚酸,漂洗后经冷冻干燥、粉碎、过筛,与蔗糖、柠檬酸、苹果粉、香蕉粉、橘子粉复配、杀菌、包装制得,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富含酚酸的大麦嫩苗制备
A、发芽:挑选颗粒饱满、无病虫害的可发芽的大麦籽粒,经清水浸泡4~8h,于去离子水中20~30℃下培养12~36h,每12h更换培养液;
B、等离子体活性水培育联合γ-氨基丁酸处理:发芽的大麦籽粒于含有γ-氨基丁酸的等离子体活性水溶液(半衰期为2~4天,培养液中γ-氨基丁酸浓度为0.25~5mmol/L)中培养48~96h,每12h更换培养液,制得富含酚酸的大麦嫩苗;
(2)漂洗干燥:麦苗长至20~40cm后收割,按照公知的方法进行清水漂洗和冷冻干燥,真空度为0.9~10Pa、隔板温度为-40~-60℃的真空冷冻干燥机中脱水;
(3)粉碎过筛:低温粉碎过200目筛,得到大麦嫩苗粉;
(4)复配:大麦苗原粉与蔗糖、柠檬酸、苹果粉、香蕉粉、橘子粉复配,各成分的质量百分比如下,大麦苗粉30%~45%、蔗糖1%~5%、柠檬酸0.05%~0.15%、苹果粉20%~35%、香蕉粉10%~25%、橘子粉5%~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84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