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钴催化合成2,6-二叔丁基-4-甲基环己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60804.2 | 申请日: | 202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21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扬;孙宁;郝萌;张才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29/20 | 分类号: | C07C29/20;C07C35/08;B01J23/75;B01J29/4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吴欢燕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化 合成 丁基 甲基 己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钴催化合成2,6‑二叔丁基‑4‑甲基环己醇的方法,具体为:将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钴基纳米催化剂、叔丁醇混合放入密封瓶中,用氢气冲洗高压釜两次,将密封瓶放入高压釜中,用氢气加压,将高压釜放入预热至145℃的铝块中,取出高压釜,在135℃的条件下反应12h,冷却,排出剩余的氢气,过滤,洗涤,干燥,得到2,6‑二叔丁基‑4‑甲基环己醇。通过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一步加氢直接实现2,6‑二叔丁基‑4‑甲基环己醇合成,避免了中间产物2,6‑二叔丁基‑4‑甲基环己酮的生成,提高了产率。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反应能耗低,合成成本小,技术环境友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钴催化合成2,6-二叔丁基-4-甲基环己醇的方法。
背景技术
2,6-二叔丁基-4-甲基环己醇主要应用于摄影、印染及医用中间体等领域。作为中间体当作分散剂用于彩色摄影技术;作为溶剂用于印染领域;同时还可以作为医药中间体和农药中间体使用。目前,主要采用釜式加氢制备2,6-二叔丁基-4-甲基环己醇,以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为原料,在负载型催化剂及溶剂存在条件下,通过加氢制备2,6-二叔丁基-4-甲基环己醇。该工艺2,6-二叔丁基-4-甲基环己醇选择性高,但工艺条件苛刻,需要在高温、高压条件下长时间反应,且很容易引起氢解,导致后处理复杂。EP0703210B采用一步法制备2,6-二叔丁基-4-甲基环己醇。将0.5%~200%催化剂(质量比)和一定量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同时加入到高压釜中,在反应温度50℃~300℃,反应时间12h,反应压力10~25Mpa条件下进行反应,可得到含量大于95%的2,6-二叔丁基-4-甲基环己醇。欧洲专利EP0720981A1涉及2,6-二叔丁基-4-甲基环己醇制备方法。首先将100g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500ml异丙醇,10g雷尼镍催化剂加入到容量为1L的到高压釜中,在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9h,反应压力1Mpa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通过催化剂过滤分离、溶剂减压蒸馏得到2,6-二叔丁基-4-甲基环己酮;然后用氢化铝锂还原环己酮得到环己醇产物。美国专利US2505817和US2574078涉及一种2,6-二叔丁基-4-甲基环己酮的制备方法。将10~15%雷尼镍催化剂(质量比)和一定量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加入到高压釜中,在160℃~250℃,反应时间1h~2h,反应压力10~17Mpa进行反应得到2,6-二叔丁基-4-甲基环己酮。在现有技术方法中,存在着一些技术问题或者缺陷,诸如反应条件苛刻,操作繁琐、环境污染、工业化应用困难等,选择条件温和及反应性能好方法来制备2,6-二叔丁基-4-甲基环己醇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钴催化合成2,6-二叔丁基-4-甲基环己醇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反应路径复杂、反应条件苛刻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钴催化合成2,6-二叔丁基-4-甲基环己醇的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制备钴基纳米催化剂;
步骤2,将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钴基纳米催化剂、叔丁醇混合放入密封瓶中,用30atm氢气冲洗高压釜两次,将密封瓶放入高压釜中,然后用50atm氢气加压,将高压釜放入预热至145℃的铝块中,放置时间为30min,之后在取出高压釜,在135℃的条件下反应12h,将高压釜冷却至室温,排出剩余的氢气,并从高压釜中取出密封瓶,过滤,滤出固体物质,并用乙酸乙酯充分洗涤固体物质,干燥24h,得到2,6-二叔丁基-4-甲基环己醇。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步骤1中,制备钴基纳米催化剂;具体为:
步骤1.1,将六水合硝酸钴与氮配体共同溶于DMF中,在150℃的条件下搅拌5min,得到混合液a;
六水合硝酸钴、氮配体、DMF的质量比为444.5:395.2:1417.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程大学,未经西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08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