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智能驾驶系统的问题数据的实时传输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61287.0 | 申请日: | 202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1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丁学如;梁波;房旭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域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G07C5/08;G01M17/007;B60R16/023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邓琪 |
地址: | 2000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智能 驾驶 系统 问题 数据 实时 传输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智能驾驶系统的问题数据的实时传输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智能驾驶系统、中央网关、数据传输设备、后端云平台,与智能驾驶系统连接的触发开关;智能驾驶系统、中央网关、数据传输设备和触发开关均安装于车辆上,后端云平台为远程的;智能驾驶系统由感知模块组成,每个感知模块具有数据缓存模块,数据缓存模块实时缓存最近数据;触发开关在其触发后经过T/2的时刻,将所有数据缓存模块缓存的最近T时间内的最近数据作为问题数据发送出去;中央网关设置为接收问题数据,并通过数据传输设备将其实时发送到后端云平台。本发明还提供了实时传输方法。本发明系统可以高效及时地进行问题数据实时采集,且上传至后端云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驾驶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智能驾驶系统的问题数据的实时传输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基于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的高级驾驶辅助(ADAS)系统和自动驾驶(AD)系统(简称“ADAS/AD系统”)在日常的使用中,用户反馈最多的问题之一是传感器和ADAS/AD系统出现无法正常使用的警报提示,影响用户体验和后续购买意愿。另一方面,ADAS/AD系统在车辆使用过程的误报和漏报,也会对用户和车辆的安全造成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目前用户对ADAS/AD系统的接受度不高,以至于主机厂配置率较低。经验表明,ADAS/AD系统异常时的车辆和ADAS/AD系统的数据(简称“问题数据”)对分析和解决该问题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该类数据目前均无有效方法获得。
通常情况下,汽车制造商和ADAS/AD系统供应商在收到终端用户反馈的ADAS/AD系统漏报、误报、误刹车、漏刹车或者其它功能异常时,会根据用户的描述来分析系统失效的可能原因,或者按照客户描述的场景现场去复现问题,采集数据,再进行原因分析。该过程费时费力,而且在多数情况下还不一定能复现问题,从而不能定位原因,解决问题。因此无法实现数据收集的及时准确高效。
此外,通常情况下,智能驾驶系统需要经过几百公里、几千公里或者几万公里才能发生一次异常。如果要用实际车辆去复现该故障和采集数据,将耗费巨大的财力投入,数据收集成本高。
另外,通常情况下,智能驾驶系统需要经过长距离(几千公里、几万公里或者几十万公里)的道路测试进行验证,才能获得汽车制造商的认可。ADAS/AD供应商通常会采集大量的路试数据,并花费大量的人工进行标注,从而找到有限的出问题的场景和数据,大部分数据都是无效的,对软件迭代升级没有帮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问题数据的实时传输系统和方法,以高效及时地进行问题数据实时采集,同时上传至后端云平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智能驾驶系统的问题数据的实时传输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智能驾驶系统、中央网关、数据传输设备和后端云平台,以及与所述智能驾驶系统连接的触发开关;所述智能驾驶系统、中央网关、数据传输设备和触发开关均安装于车辆上,所述后端云平台为远程的;所述智能驾驶系统由至少一个感知模块组成,每个感知模块分别是一个传感器,且分别具有一个数据缓存模块,所有感知模块的数据缓存模块设置为实时地缓存来自车辆和智能驾驶系统的最近数据;触发开关设置为在其触发后经过T/2的时刻,将所有感知模块的数据缓存模块缓存的最近T时间内的最近数据作为问题数据发送出去;中央网关设置为接收所述问题数据,并通过数据传输设备将该问题数据实时发送到后端云平台。
所述感知模块的数量为一个或者多个;且当感知模块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感知模块是不同类型的传感器。
所述感知模块的传感器类型至少包括毫米波雷达和/或摄像头。
所述最近数据包括:车辆数据,包括电压、车速、方向盘转角和偏航角;传感器数据;以及应用功能的关键数据,包括转向控制信号、加速/减速信号、报警信号和制动力请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域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域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12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