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眉斑并脊天牛实验种群的高效建立方法及其饲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63264.3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30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董子舒;陆慧洁;郑霞林;王小云;陆温;李俊;杨娟;李洪汉;李岳诗;唐荣;黎海霖;易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李宏伟 |
地址: | 530004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牛 实验 种群 高效 建立 方法 及其 饲养 装置 | ||
1.一种眉斑并脊天牛实验种群的高效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虫源采集,通过购买或到野外采集天牛种苗;
第二步,饲料采集,在木棉树修剪时,将新鲜枝条切段留存;
第三步,出木--交配,将出木的雌雄成虫鉴别后分开放置于饲养杯中,经历了交配前期的雌雄虫配对并产卵;
第四步,孵化--低龄幼虫,收集具有产卵刻槽的木棉枝条,每3-5天收集一次,置于消毒的塑料收集袋中;
第五步,低龄幼虫--出木,使用幼虫饲养盒进行饲养,预先准备好长5-8cm,直径在3-5cm的木棉枝条,接种幼虫时,用螺丝刀插入树枝的木质部,扎出3-5cm深的凹槽,将低龄幼虫放入凹槽,再将带虫枝条分别放置于长8-10cm,直径在5-8cm的幼虫饲养管内,饲养管统一置于饲养盒底座,直至成虫羽化出木;
第六步,成虫出木,继续按照上述步骤循环进行继代饲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眉斑并脊天牛实验种群的高效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中,采集方法是在眉斑并脊天牛为害木棉林区发现为害植株,除去顶部彻底干枯部分,底下枝干部分截成长50-60cm木段,放置于遮光材料制作的幼虫饲养箱内,每个养虫箱放8-10根木段,保持每周喷适量清水保湿,盖上箱盖,保持在25±1℃饲养环境下饲养45-50天后,成虫羽化出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眉斑并脊天牛实验种群的高效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中,由于成虫背地性及向光性的特性,其会爬行在养虫箱上侧的透光收集盒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眉斑并脊天牛实验种群的高效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中,收集爬至收集盒中的出木成虫,选择体重在0.2g以上的雌性个体和体重在0.1g以上的雄性个体分别置于养虫瓶内,用木棉小枝条饲养备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眉斑并脊天牛实验种群的高效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中,将枝条放置于冰柜中保鲜保存,留于眉斑并脊天牛实验种群饲养备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眉斑并脊天牛实验种群的高效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步中,饲养杯内部设置产卵枝条和取食枝条杯座,大大提高了后期收集产卵枝条的效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眉斑并脊天牛实验种群的高效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步中,将卵放置10-14天,25±1℃的环境条件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眉斑并脊天牛实验种群的高效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步中,由于背地性会爬至透光管盖,看到盖中成虫可直接收集,每一饲养盒底部存在一个收集屉,方便统一清洁食物残渣及幼虫粪便。
9.一种眉斑并脊天牛实验种群的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牛幼虫饲养箱(1),所述天牛幼虫饲养箱(1)的内部包括饲养箱体(101),所述饲养箱体(101)的内部安装有若干个木条(102),所述饲养箱体(101)的内部安装有成虫收集箱(103);
天牛成虫饲养杯(2),所述天牛成虫饲养杯(2)包括产卵枝条杯座(201),所述产卵枝条杯座(201)的顶部安装有取食枝条杯座(202),所述产卵枝条杯座(201)的顶部安装有杯盖(203),所述杯盖(203)的顶部安装有手柄(204),所述杯盖(203)的表面开设有透气孔(205);
天牛幼虫饲养盒(3),所述天牛幼虫饲养盒(3)包括收集屉(301),所述收集屉(301)的顶部安装有饲养盒底座(302),所述饲养盒底座(302)的内部安装有幼虫饲养管(303),所述幼虫饲养管(303)的顶部通过合页卡扣安装有成虫收集盖(30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眉斑并脊天牛实验种群的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饲养箱体(101)的侧面为遮光板,且成虫收集盖(304)的顶部和幼虫饲养管(303)的底部均安装有筛网(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326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振动式胎圈钢丝碱浴回火池
- 下一篇: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