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眉斑并脊天牛实验种群的高效建立方法及其饲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63264.3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30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董子舒;陆慧洁;郑霞林;王小云;陆温;李俊;杨娟;李洪汉;李岳诗;唐荣;黎海霖;易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李宏伟 |
地址: | 530004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牛 实验 种群 高效 建立 方法 及其 饲养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眉斑并脊天牛饲养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眉斑并脊天牛实验种群的高效建立方法及其饲养装置,方法包括虫源采集、饲料采集、出木‑‑交配、孵化‑‑低龄幼虫、低龄幼虫‑‑出木和成虫出木等步骤。本发明涉及的眉斑并脊天牛各虫态饲养装置构造简单,成本低廉,操作简易,循环使用;本发明具备规模养殖天牛,每年能够繁殖4‑5个世代,在人工控温下全年均可以繁殖,既可满足试验研究、昆虫膳食需要,还可制作色彩鲜艳、体型优美、极具观赏价值的工艺品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眉斑并脊天牛室内饲养方法其幼虫接种过程步骤相对复杂,费时费力,成虫收集过程效率较低和统计眉斑并脊天牛幼虫的化蛹率及出木率不方便,增加了实验难度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眉斑并脊天牛饲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眉斑并脊天牛实验种群的高效建立方法及其饲养装置。
背景技术
眉斑并脊天牛,又名眉斑楔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沟胫天牛亚科,并脊天牛属。该天牛在国外分布于越南、菲律宾、老挝,国内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香港等省区,是木棉树的一种重要害虫[2]。生物防治是天牛综合防治的最有效措施之一,目前大规模释放管氏肿腿是天牛生物防治效果好、效率高的一种防治方法,但由于其中间寄主为玉米螟、黄粉虫等非天牛种类,种群退化问题无法解决;花绒坚甲、川硬皮肿腿蜂等虽然对天牛有较好的自然控制作用,为了解决天牛寄生性天敌的中间寄主问题,已经出现了一些人工大规模饲养的方法。
目前,国内外已经有了几种眉斑并脊天牛室内饲养的技术报道。然而,他们都具有以下几个缺点:
1、幼虫接种过程步骤相对复杂,费时费力;
2、成虫收集过程效率较低;
3、统计眉斑并脊天牛幼虫的化蛹率及出木率不方便,增加了实验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眉斑并脊天牛实验种群的高效建立方法及其饲养装置,具备规模养殖天牛,每年能够繁殖4-5个世代,在人工控温下全年均可以繁殖,既可满足试验研究、昆虫膳食需要,还可制作色彩鲜艳、体型优美、极具观赏价值的工艺品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眉斑并脊天牛室内饲养方法其幼虫接种过程步骤相对复杂,费时费力,成虫收集过程效率较低和统计眉斑并脊天牛幼虫的化蛹率及出木率不方便,增加了实验难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眉斑并脊天牛实验种群的高效建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虫源采集,通过购买或到野外采集天牛种苗;
第二步,饲料采集,在木棉树修剪时,将新鲜枝条切段留存;
第三步,出木--交配,将出木的雌雄成虫鉴别后分开放置于饲养杯中,经历了交配前期的雌雄虫配对并产卵;
第四步,孵化--低龄幼虫,收集具有产卵刻槽的木棉枝条,每3-5天收集一次,置于消毒的塑料收集袋中;
第五步,低龄幼虫--出木,使用幼虫饲养盒进行饲养,预先准备好长5-8cm,直径在3-5cm的木棉枝条,接种幼虫时,用螺丝刀插入树枝的木质部,扎出3-5cm深的凹槽,将低龄幼虫放入凹槽,再将带虫枝条分别放置于长8-10cm,直径在5-8cm的幼虫饲养管内,饲养管统一置于饲养盒底座,直至成虫羽化出木;
第六步,成虫出木,继续按照上述步骤循环进行继代饲养。
优选的,所述第一步中,采集方法是在眉斑并脊天牛为害木棉林区发现为害植株,除去顶部彻底干枯部分,底下枝干部分截成长50-60cm木段,放置于遮光材料制作的幼虫饲养箱内,每个养虫箱放8-10根木段,保持每周喷适量清水保湿,盖上箱盖,保持在25±1℃饲养环境下饲养45-50天后,成虫羽化出来。
优选的,所述第一步中,由于成虫背地性及向光性的特性,其会爬行在养虫箱上侧的透光收集盒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32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振动式胎圈钢丝碱浴回火池
- 下一篇: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