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片区污水一体化高效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64521.5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77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蒋愉林;钟美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16;C02F101/30;C02F10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泰铭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2 | 代理人: | 杨晶晶 |
地址: | 313009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 一体化 高效 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片区污水一体化高效处理系统,片区污水在缺氧‑好氧的环境下交替运行,实现同步脱氮除磷,通过二沉池进行沉淀,最后分别进入混凝池以及絮凝池,通过分别投加PAC和PAM进行混凝反应,去除污水中残留的TP、SS等,使SS及胶体类物质絮凝成较大颗粒,经过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最后达标排放,同时本发明的一级缺氧池,一级好氧池,二级缺氧池,二级好氧池以及二沉池,均位于反应容器内,通过隔板分隔而成,大幅度节省了占地面积及工程造价成本,故发明在实现了出水达标,处理效果好,设备运行稳定可靠,操作方便的同时,效节省了污水处理占地面积,降低了工程造价及运行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片区污水一体化高效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片区污水处理项目的出水指标已经由原先的一级B标准提高到一级A标准。现有的片区污水处理成熟工艺流程为:污水进水→格栅过滤→调蓄池→生化反应池→二沉池→出水,该工艺只能达到原先的一级B标准出水指标,不能达到现在的一级A标准出水指标,无法满足提标以后的出水水质要求,原因是:现有的片区污水处理项目针对除磷的工艺主要是依靠生化工艺段污水中的噬磷菌将污水中的磷富集到污泥中,然后进入二沉池沉淀,以剩余污泥的形式去除。随着进水水质波动,除磷效果并不稳定,无法满足0.5mg/L的出水指标;剩余污泥如果停留时间较长,污泥中的磷会重新释放出来。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五水共治“碧水行动”要求,切实巩固提升治水成果,有效解决“反复治、治反复”问题,实现“决不把脏乱差、污泥浊水、违章建筑带入全面小康”的目标,为达到除磷目的,需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重新设计(尽量少改动),提高片区污水处理能力,使出水达到标准要求,本着“两低一高”(即投资低、运行费用低、处理效率高)的原则,急需对现有的工艺流程进行改进,但是在提标改造中,由于新增构筑物越多,占地面积越大,投资越高,同时运行成本将有所增加,故急需一种片区污水一体化高效处理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问题,而提供一种片区污水一体化高效处理系统,不仅强化了污水的脱氮除磷效果时污水达标排放,还大大减少了占地面积。
一种片区污水一体化高效处理系统,其包括有依次相连通的调蓄池,污水反应池,混凝池,絮凝池以及沉淀池,所述污水反应池包括有依次相连的一级缺氧池,一级好氧池,二级缺氧池,二级好氧池以及二沉池,所述污水反应池包括有反应容器,所述反应容器内其中心位置处固定有二沉池,所述二沉池的外侧壁与所述反应容器的内侧壁之间的环形区域通过隔板依次分隔成一级缺氧池,一级好氧池,二级缺氧池以及二级好氧池,所述二沉池包括有沿径向自外而内依次布置的环形导流区、环形集水区及二沉池主槽。
作为优选,所述反应容器与二沉池均为圆柱体状,所述二沉池主槽底部成型有圆台状的集泥池,所述集泥池其外径自上而下逐渐减小,所述集泥池的顶部与所述二沉池的底部相连通,所述集泥池底部开设有污泥排放口,所述污泥排放口通过污泥管道连接有抽吸泵。
作为优选,所述反应容器其侧壁上方位于所述一级缺氧池区域处开设有反应进水口,位于所述一级缺氧池与一级好氧池之间的隔板靠近所述反应容器底面处开设有下流通孔,位于所述一级好氧池与所述二级缺氧池之间的隔板其远离所述反应容器底面处开设有上流通孔,位于所述二级缺氧池与所述二级好氧池之间的隔板其靠近所述反应容器底面处开设有下流通孔,所述二级好氧池与所述环形导流区之间连通有二沉池进水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45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