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指纹识别结构及其驱动方法、电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64736.7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22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刘英明;丁小梁;李秀锋;王雷;王迎姿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焦玉恒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纹识别 结构 及其 驱动 方法 电子 装置 | ||
1.一种指纹识别结构,包括:
驱动电极层,包括间隔设置的N个驱动电极;
压电材料层,位于所述驱动电极层的一侧;
接收电极层,位于所述压电材料层远离所述驱动电极层的一侧,且包括M个接收电极;
辅助驱动电极层,位于所述压电材料层远离所述接收电极层的一侧,且与所述驱动电极层异层设置;以及
第一绝缘层,位于所述驱动电极层和所述辅助驱动电极层之间,
其中,所述辅助驱动电极层包括N个辅助驱动电极,所述N个驱动电极和所述N个辅助驱动电极交替排列,第i个所述辅助驱动电极在所述压电材料层上的正投影与第i个所述驱动电极和第i+1个所述驱动电极在所述压电材料层上的正投影之间的间隔交叠,M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i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N的正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结构,其中,第i个所述驱动电极和第i+1个所述驱动电极在所述压电材料层上的正投影之间的间隔完全落入第i个所述辅助驱动电极在所述压电材料层上的正投影之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结构,其中,第i个所述驱动电极和第i个所述辅助驱动电极被配置为接收同样的驱动信号,第N个所述驱动电极和第N个所述辅助驱动电极被配置为接收同样的驱动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结构,其中,所述指纹识别结构包括指纹识别区域和围绕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周边区域,
第i个所述驱动电极和第i个所述辅助驱动电极在所述周边区域电性相连,第N个所述驱动电极和第N个所述辅助驱动电极在所述周边区域电性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结构,其中,第N个所述辅助驱动电极在所述压电材料层上的正投影位于第N个所述驱动电极在所述压电材料层上的正投影远离第N-1个所述驱动电极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指纹识别结构,其中,所述M个接收电极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阵列设置,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各所述驱动电极为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多个驱动电极沿第二方向排列,
所述N个驱动电极中的每个在所述压电材料层上的正投影与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所述接收电极在所述压电材料层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指纹识别结构,还包括:
导电辅助层,位于所述压电材料层远离所述驱动电极层的一侧,且与所述接收电极层异层设置,
所述导电辅助层在所述压电材料层上的正投影与所述M个接收电极在所述压电材料层上的正投影之间的间隔交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指纹识别结构,其中,所述导电辅助层为导电网格,所述导电网格围绕所述M个接收电极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指纹识别结构,其中,第i个所述辅助驱动电极在所述压电材料层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导电网格在所述压电材料层上的正投影交叠,第N个所述辅助驱动电极在所述压电材料层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导电网格在所述压电材料层上的正投影交叠。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指纹识别结构,其中,所述导电辅助层被配置为连接固定电位或接地。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指纹识别结构,还包括:
第二绝缘层,位于所述导电辅助层和所述接收电极层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指纹识别结构,其中,所述辅助驱动电极层位于所述驱动电极层远离所述压电材料层的一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指纹识别结构,还包括:
声波反射层,位于所述辅助驱动电极层远离所述压电材料层的一侧;以及
第三绝缘层,位于所述声波反射层与所述辅助驱动电极层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473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