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型闭式蓄冷罐制作拼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66520.4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051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黄乙纯;李委;杨小辉;张聪;钟路遥;刘衍平;康龙华;杨少明;李元凯;叶米林;余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四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101 | 代理人: | 徐东峰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闭式蓄冷罐 制作 拼装 方法 | ||
1.一种大型闭式蓄冷罐制作拼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S1,基于BIM技术对蓄冷罐罐体钢板划线、下料;
S2,对钢板四边的焊接坡口进行加工并检测;
S3,将钢板卷制焊接为蓄冷罐筒节预制件,将钢板卷制后对卷制焊接边进行固定,保证上下两组焊接边之间的夹角角度在5°-10°之间,并对上下两组焊接边进行焊接;
S4,将各筒节吊装对正后点焊固定,将相邻筒节对称施焊制成筒身;
S5,将蓄冷罐左右封头与筒身焊接,进行蓄冷罐附件焊接完成蓄冷罐制作拼装;
其中,步骤S2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1,对钢板两端卷制焊接边进行坡口加工,在钢板两端卷制焊接边上刨削出一条焊接斜边,以保证钢板两端进行卷制焊接时上下两组焊接边之间的夹角相等;
S22,对钢板两侧筒节焊接边进行坡口加工,使得一侧筒节焊接边开设有拼接槽,其另一侧筒节焊接边设有与拼接槽对应的拼接凸块,并在筒节焊接边接缝处开设对称的焊接环槽;
其中的焊接焊缝表面的余高刨削工作及对焊缝进行修补的工作均采用碳弧气刨,所述碳弧气刨采用的电流大小为y=-0.8543x3+21.209x2-117.14x+359±10,其中y为电流,x为碳棒规格:фx*355mm,所述碳弧气刨的刨削速度选择为0.9—1.0m/min,所述碳弧气刨的电弧长度选择为1.5mm;
其中,所述S4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41,各筒节两侧内壁圆周均匀开设三个加强筋卡槽;
S42,将各筒节吊装对正后点焊固定,再扣入加强筋后将其与筒节内壁焊接;
S43,将相邻筒节对称施焊制成筒身;
其中,所述S5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51,对蓄冷罐左右封头焊接边分别进行坡口加工开设拼接槽和拼接凸块;
S52,对蓄冷罐左右封头内壁圆周均匀开设三个加强筋卡槽;
S53,将蓄冷罐左右封头吊装对正后点焊固定,再扣入加强筋并焊接后将其与筒身连接后进行对称施焊;
S54,进行蓄冷罐附件焊接,组装各接管与法兰及人孔和支座并按焊接工艺要求进行焊接,在壳体上组装支座、人孔、补强圈、梯步、爬梯扶手支撑并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闭式蓄冷罐制作拼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1,采用 BIM 技术对现场安装用的大型闭式蓄冷罐罐体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建模,并利用 BIM 技术对蓄冷罐的罐体进行精准的分割、划块;
S12,对钢板外表面进行外观检查,表面不得有气孔、裂纹、夹渣、折痕和夹层;
S13,按照BIM的排版图对钢板进行划线、下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四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四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652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