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标定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新能源汽车、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68601.8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54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武运峰;汪美婷;赵金;黄丹丹;聂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28/02 | 分类号: | B60K28/02;B60K2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王佳璐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标定 方法 装置 以及 存储 介质 新能源 汽车 控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标定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新能源汽车、控制方法,标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新能源汽车进入防误踩模式时,获取新能源汽车的加速踏板的开度,并获取加速踏板的开度基准参数;根据加速踏板的开度计算加速踏板的开度变化率;将加速踏板的开度和加速踏板的开度变化率与开度基准参数进行比较,得到第一比较结果;根据第一比较结果发出第一询问信息,以进行是否误踩加速踏板询问;获取用户针对询问作出的反馈,得到答复信息;根据第一比较结果和答复信息调整开度基准参数,得到开度标定参数,以用于加速踏板误踩判断。该标定方法得到的开度标定值,更贴近于新能源汽车的实际工况,进而有助于提高加速踏板误踩判定的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标定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新能源汽车、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汽车使用过程中,因将加速踏板当刹车踏板造成的事故时有发生。特别是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由于新能源汽车使用电机作为驱动源,动力响应快,提速快,如果用户把加速踏板误做刹车踏板,几乎来不及反应,就已经产生了该误操作造成的结果。
为此,相关技术中,通过加速踏板的开度来判断是否存在误操作,具体为在一定时间内加速踏板达到一定程度,即认为误操作,随即进入紧急刹车模式。然而,用于误操作判定的基准是固定的,即任何驾驶员操作任何车辆,采用的比对基准都是一样的,而对于不同的驾驶员其驾驶习惯不同,对于不同的车辆其油门踏板的灵活度也存在差异,由此使得判定误操作的准确度不高。并且,在判断为误操作之后,直接控制汽车进入紧急刹车模式,此时如果处于超车工况,则会造成突然失去动力进入刹车,十分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加速踏板开度的标定方法,以使得到的开度标定值,更贴近于新能源汽车的实际工况,进而有助于提高加速踏板误踩判定的准确度。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加速踏板开度的标定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
本发明的第五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控制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加速踏板开度的标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新能源汽车进入防误踩模式时,获取所述新能源汽车的加速踏板的开度,并获取所述加速踏板的开度基准参数;根据所述加速踏板的开度计算所述加速踏板的开度变化率;将所述加速踏板的开度和所述加速踏板的开度变化率与所述开度基准参数进行比较,得到第一比较结果;根据所述第一比较结果发出第一询问信息,以进行是否误踩所述加速踏板询问;获取用户针对所述询问作出的反馈,得到答复信息;根据所述第一比较结果和所述答复信息调整所述开度基准参数,得到开度标定参数,以用于加速踏板误踩判断。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新能源汽车加速踏板开度的标定方法,得到的开度标定值,更贴近于新能源汽车的实际工况,进而有助于提高加速踏板误踩判定的准确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加速踏板开度的标定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在新能源汽车进入防误踩模式时,获取所述新能源汽车的加速踏板的开度,并获取所述加速踏板的开度基准参数;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加速踏板的开度计算所述加速踏板的开度变化率;比较模块,用于将所述加速踏板的开度和所述加速踏板的开度变化率与所述开度基准参数进行比较,得到第一比较结果;询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比较结果发出第一询问信息,以进行是否误踩所述加速踏板询问;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针对所述询问作出的反馈,得到答复信息;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比较结果和所述答复信息调整所述开度基准参数,得到开度标定参数,以用于加速踏板误踩判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86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