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改变角度的连杆治具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72298.9 | 申请日: | 202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77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洪宏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伯朗特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骏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25 | 代理人: | 龙婷 |
地址: | 52379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变 角度 连杆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改变角度的连杆治具,包括治具板、驱动源、传动装置和吸附件组;所述驱动源设置在所述治具板上;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第一连接件和至少两组连杆机构;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在所述驱动源的输出端上;每组连杆机构的输入端均与所述第一连接件铰接;每个吸附件组设置在一组连杆机构的输出端上;所述驱动源驱动所述第一连接件沿其轴线作进给运动,进而带动各连杆机构作旋转运动,且每个连杆机构的旋转工作面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轴线平行。本发明通过一个驱动源实现了各工件的拼接定位,有效地减少驱动源、固定件的数量,减轻治具重量,进而降低治具成本;同时由于仅采用一个驱动源,大大降低机器的故障率、降低维修难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装治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改变角度的连杆治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生产车间中,产品工件的焊接、点胶、打螺丝是通过人工定位拼装或者通过多个动力机构控制进行拼装的;人工根据工况进行定位拼装,增加了劳动力,效率极低;多动力机构控制拼装则会导致成本高,治具结构复杂,且由于结构复杂,导致故障率也会相应增高。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稳定的可改变角度的连杆治具。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可改变角度的连杆治具。
一种可改变角度的连杆治具,包括治具板、驱动源、传动装置和数量与连杆机构相同的吸附件组;所述驱动源设置在所述治具板上;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第一连接件和至少两组连杆机构;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在所述驱动源的输出端上;每组连杆机构的输入端均与所述第一连接件铰接;每个吸附件组设置在一组连杆机构的输出端上;所述驱动源驱动所述第一连接件沿其轴线作进给运动,进而带动各连杆机构作旋转运动,且每个连杆机构的旋转工作面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轴线平行。
本发明所述的可改变角度的连杆治具,通过一个驱动源的进给运动带动若干连杆机构旋转运动,从而实现吸盘组相对驱动源作扩张或收缩运动,同时改变吸盘的吸附角度,进而将各工件进行拼接定位;
本发明所述的可改变角度的连杆治具,通过一个驱动源实现了各工件的拼接定位,有效地减少驱动源、固定件的数量,减轻治具重量,进而降低治具成本;同时由于仅采用一个驱动源,大大降低机器的故障率、降低维修难度、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固定在所述驱动源的输出端;所述本体的周侧面设有数量与连杆机构相同的安装槽,每个安装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本体的轴线方向平行。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安装槽,可便于实现本体与连杆机构的输入端的铰接连接,并且保证连杆机构中各连杆的运动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进一步地,每组连杆机构包括连接杆、支撑组件、第二连接件;
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均转动设置在第一连接件的一个安装槽中,连接杆的第二端设置在第二连接件上;所述支撑组件的第一端与治具板固定连接,其第二端与连接杆的杆体铰接;每个吸附件组设置在一个第二连接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固定杆和活动杆;
所述固定杆的第一端与治具板固定连接,固定杆的第二端与活动杆的第一端铰接,活动杆的第二端与连接杆的杆体铰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固定杆和活动杆,可限定连接杆的运动路径,实现连接杆的角度改变;可根据工件的尺寸大小、拼接位置,调整连接杆的长度,或者调整活动杆铰接在连接杆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的周侧面均布地设有四个安装槽;所述连杆机构共有四组。
进一步地,所述吸附件组包括至少一个吸盘或磁铁。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吸盘或磁铁,可稳定可靠地吸附工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伯朗特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伯朗特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22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