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舰船用玻璃棉成型装置及其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72957.9 | 申请日: | 202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67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夏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浦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7/24 | 分类号: | B29C67/24;C03B37/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永航联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04 | 代理人: | 李铃 |
地址: | 31321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舰船 玻璃棉 成型 装置 及其 工艺 | ||
1.一种舰船用玻璃棉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传动槽(2),所述传动槽(2)内侧由右至左依次设置有第一传动辊组(3)、下层固化成型模(4)以及第二传动辊组(5),所述下层固化成型模(4)的上方设置有上层固化成型模(6),所述上层固化成型模(6)的顶部与外框架(7)顶部嵌入式固定连接的液压缸(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并且外框架(7)的底部与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顶部对应第一传动辊组(3)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侧板(9),所述底座(1)顶部对应侧板(9)的位置设置有壳体(10),所述壳体(10)与侧板(9)的相对面均卡接有第一轴承(11),且对应的两个第一轴承(11)内分别套接有第一驱动轴(12)、第二驱动轴(13)、第三驱动轴(14)以及第四驱动轴(15),并且第四驱动轴(15)、第三驱动轴(14)、第二驱动轴(13)以及第一驱动轴(12)的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起褶刀(16)、第二起褶刀(17)、第三起褶刀(18)以及第四起褶刀(19),所述传动槽(2)内侧底部对应第二传动辊组(5)的位置开设有通孔(22),并且底座(1)顶部和底部对应通孔(22)的位置均设置有净化罩(23),且两个净化罩(23)相远离的一面通过第一连接管(24)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舰船用玻璃棉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轴(12)、第二驱动轴(13)、第三驱动轴(14)和第四驱动轴(15)的表面均套接有第二轴承(20),所述第二轴承(20)卡接在壳体(10)远离侧板(9)的一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舰船用玻璃棉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轴(12)、第二驱动轴(13)、第三驱动轴(14)和第四驱动轴(15)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皮带轮(31),并且皮带轮(31)之间通过皮带(32)传动连接,所述第四驱动轴(15)的端部与电机(21)输出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电机(21)机身的底部通过减震座与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舰船用玻璃棉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起褶刀(16)、第二起褶刀(17)、第三起褶刀(18)和第四起褶刀(19)的数量均为若干个,且相邻两个第一起褶刀(16)和第二起褶刀(17)互相交错设置,且相邻来两个第二起褶刀(17)和第三起褶刀(18)互相交错设置,且相邻两个第三起褶刀(18)和第四起褶刀(19)互相交错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舰船用玻璃棉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24)的表面通过第二连接管(25)与净化罐(26)相近的一面相连通,所述净化罐(26)内侧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静电罩(33)、吸水棉(34)以及活性炭过滤体(35),所述净化罐(26)的顶部通过第三连接管(28)与风泵(29)的输入口相连通,所述风泵(29)机身的底部以及净化罐(26)的底部均固定连接在连接座(27)的顶部,并且连接座(27)的顶部与底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舰船用玻璃棉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罐(26)表面对应吸水棉(34)的位置开设有注水口(36),所述注水口(36)内套设有活塞(37)。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舰船用玻璃棉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21)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第一开关(38)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液压缸(8)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第二开关(39)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静电罩(33)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静电发生器(30)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静电发生器(30)和风泵(29)的输入端均通过导线与第三开关(40)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38)、第二开关(39)和第三开关(40)的输出端均通过导线与电源(41)的输出端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舰船用玻璃棉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流程:
步骤S1:玻璃棉经高温熔融离心成纤后,加入适量粘结剂,制成半成品玻璃纤维堆;
步骤S2:半成品玻璃纤维丝堆在第一传动辊组(3)的带动下向下层固化成型模(4)方向传送的过程中,操作第一开关(38)使电机(21)运行,电机(21)在工作的过程中其输出轴可将扭力作用在第四驱动轴(15)上,由于第四驱动轴(15)通过皮带(32)以及皮带轮(31)作为与第三驱动轴(14)、第二驱动轴(13)以及第一驱动轴(12)之间的传动媒介,因而便可带动第一起褶刀(16)、第二起褶刀(17)、第三起褶刀(18)以及第四起褶刀(19)在半成品玻璃纤维丝堆的表面滚动,随着第一起褶刀(16)、第二起褶刀(17)、第三起褶刀(18)以及第四起褶刀(19)的滚动动动,便可使半成品玻璃纤维丝堆隆起形成强化褶,使得半成品纤维丝堆在经过下层固化成型模(4)、上层固化成型模(6)以及液压缸(8)所施加液压力的作用效果成型后,可增强成型后的玻璃棉的强度,褶皱的存在有效避免了成型后的玻璃棉出现分层;
步骤S3:通过操控第二开关(39)控制液压缸(8),并辅以上层固化成型模(6)和下层固化成型模(4)完成玻璃棉成型后,流入第二传动辊组(5),在流经通孔(22)时,操作第三开关(40)使风泵(29)以及静电发生器(30)同时通电,风泵(29)在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将自身输入口处所产生的吸引力通过第三连接管(28)、净化罐(26)、第二连接管(25)以及第一连接管(24)分别作用在两个净化罩(23)内,便可将成型后的玻璃棉表面残留的纤维丝、高温时所散热的有害气体以及自身所携带的热量先进入到净化罐(26)内,在流经静电罩(33)时,其表面所附带的静电荷能够吸附纤维丝,流经吸水棉(34)的过程中,吸水管内部含有的清水能够将有害气体中的醛脂酸和酸类化合物溶解,最后流经活性炭过滤体(35),能够将气体中剩余的大部分有害物质吸附在自身的内部,不仅能够有效避免纤维丝以及所散发出的气体污染空气,还可对成品玻璃棉起到初次冷却降温的效果;
步骤S4:净化罐(26)内部的吸水管在使用一端时间后,可通过打开活塞(37),通过注水口(36)向吸水棉(34)的内部注入清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浦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浦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295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级联神经网络的河口余水位预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