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舰船用玻璃棉成型装置及其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72957.9 | 申请日: | 202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67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夏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浦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7/24 | 分类号: | B29C67/24;C03B37/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永航联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04 | 代理人: | 李铃 |
地址: | 31321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舰船 玻璃棉 成型 装置 及其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舰船用玻璃棉成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传动槽,所述传动槽内侧由右至左依次设置有第一传动辊组、下层固化成型模以及第二传动辊组,所述下层固化成型模的上方设置有上层固化成型模。通过设计的电机、第一起褶刀、第二起褶刀、第三起褶刀、第四起褶刀、风泵、静电罩、活性炭过滤体以及吸水棉之间的互相配合下,解决了现有的舰船用玻璃棉成型装置及其工艺所加工出的成品玻璃棉仍存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容易发生分层脱落,严重缩短了玻璃棉成型后的使用寿命,且在生产的过程中,处于高温的状态下,成型玻璃棉的表面所残留的纤维丝以及散发的有害气体容易对周围空气造成污染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玻璃棉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舰船用玻璃棉成型装置及其工艺。
背景技术
玻璃棉属于玻璃纤维中的一个类别,是一种人造无机纤维。玻璃棉是将熔融玻璃纤维化,形成棉状的材料,化学成分属玻璃类,是一种无机质纤维,具有成型好、体积密度小、热导率彽、保温绝热、吸音性能好、耐腐蚀、化学性能稳定。
离心玻璃棉内部纤维蓬松交错,存在大量微小的孔隙,是典型的多孔性吸声材料,具有良好的吸声特性,被广泛应用在舰船的内部,然而市面上出现的舰船用玻璃棉成型装置及其工艺仍存在各种各样的不足,不能够满足生产的需求。
现有的舰船用玻璃棉成型装置及其工艺所加工出的成品玻璃棉仍存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容易发生分层脱落,严重缩短了玻璃棉成型后的使用寿命,且在生产的过程中,处于高温的状态下,成型玻璃棉的表面所残留的纤维丝以及散发的有害气体容易对周围空气造成污染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舰船用玻璃棉成型装置及其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舰船用玻璃棉成型装置及其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舰船用玻璃棉成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传动槽,所述传动槽内侧由右至左依次设置有第一传动辊组、下层固化成型模以及第二传动辊组,所述下层固化成型模的上方设置有上层固化成型模,所述上层固化成型模的顶部与外框架顶部嵌入式固定连接的液压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并且外框架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底座顶部对应第一传动辊组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底座顶部对应侧板的位置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与侧板的相对面均卡接有第一轴承,且对应的两个第一轴承内分别套接有第一驱动轴、第二驱动轴、第三驱动轴以及第四驱动轴,并且第四驱动轴、第三驱动轴、第二驱动轴以及第一驱动轴的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起褶刀、第二起褶刀、第三起褶刀以及第四起褶刀,所述传动槽内侧底部对应第二传动辊组的位置开设有通孔,并且底座顶部和底部对应通孔的位置均设置有净化罩,且两个净化罩相远离的一面通过第一连接管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轴、第二驱动轴、第三驱动轴和第四驱动轴的表面均套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卡接在壳体远离侧板的一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轴、第二驱动轴、第三驱动轴和第四驱动轴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皮带轮,并且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四驱动轴的端部与电机输出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电机机身的底部通过减震座与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起褶刀、第二起褶刀、第三起褶刀和第四起褶刀的数量均为若干个,且相邻两个第一起褶刀和第二起褶刀互相交错设置,且相邻来两个第二起褶刀和第三起褶刀互相交错设置,且相邻两个第三起褶刀和第四起褶刀互相交错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管的表面通过第二连接管与净化罐相近的一面相连通,所述净化罐内侧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静电罩、吸水棉以及活性炭过滤体,所述净化罐的顶部通过第三连接管与风泵的输入口相连通,所述风泵机身的底部以及净化罐的底部均固定连接在连接座的顶部,并且连接座的顶部与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净化罐表面对应吸水棉的位置开设有注水口,所述注水口内套设有活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浦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浦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29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级联神经网络的河口余水位预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