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盾构隧道下穿狭小既有地下空间处的连通结构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74897.4 | 申请日: | 202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6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朱雁飞;侯永茂;马元;管攀峰;赵玉同;沈磊;熊胜;陈毅华;夏能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11/18;E21D11/38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宋小光 |
地址: | 20023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盾构 隧道 狭小 既有 地下 空间 连通 结构 施工 方法 | ||
1.一种盾构隧道下穿狭小既有地下空间处的连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开设于所述地下空间的底板上的孔洞;
于所述孔洞处打设于所述地下空间与所述盾构隧道间土体内的第一管节,在所述第一管节向土体内打入的过程中挖除所述第一管节内的土体,所述第一管节的内部形成有第一连通空间;
于所述孔洞处对应所述第一管节向下打设若干个第二管节,所述第二管节的内部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连通空间相连通的第二连通空间,且通过若干个所述第二管节下压所述第一管节而使得所述第一管节的端部与所述盾构隧道的顶部相接,在所述第一管节下压的过程中挖除所述第一管节内的土体;以及
设于所述盾构隧道的顶部并与所述孔洞的位置相对应的钢管片,所述钢管片与所述第一管节固定连接,且所述钢管片对应所述第一连通空间开设有连通口,通过所述连通口使得所述第一连通空间与所述盾构隧道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隧道下穿狭小既有地下空间处的连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节的内壁设有呈环状的环肋,所述环肋上开设有若干个预留孔,所述预留孔内穿置有钢筋,所述钢筋的端部与所述盾构隧道的顶部固定连接;
向所述第一管节的内壁喷射混凝土并埋固所述环肋和所述钢筋形成加固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盾构隧道下穿狭小既有地下空间处的连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节的内壁与所述盾构隧道的连接处设有止水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隧道下穿狭小既有地下空间处的连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片包括与所述第一管节的端部固定连接的圈梁以及盖板,所述圈梁围合形成所述连通口,所述盖板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连通口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隧道下穿狭小既有地下空间处的连通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管节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连接端形成有一定间隙的伸缩缝。
6.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隧道下穿狭小既有地下空间处的连通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于地下空间的底板处开设孔洞;
提供第一管节,将所述第一管节运输至所述孔洞处,将所述第一管节于所述孔洞处向所述盾构隧道的方向压入土体并同时挖除所述第一管节内的土体;
提供第二管节,将所述第二管节运输至所述孔洞处,待所述第一管节顶端接近土体时,将所述第二管节与所述第一管节固定连接,下压所述第二管节使所述第二管节和所述第一管节于土体内一起下沉并同时挖除所述第一管节内的土体;
待所述第二管节顶端接近土体时,将另一所述第二管节与前一所述第二管节固定连接,下压位于顶端的第二管节,使所述第二管节和所述第一管节于土体内一起下沉并同时挖除所述第一管节内的土体,依照该步骤将若干个所述第二管节压入土体中;
待所述第一管节下沉至所述盾构隧道顶部时,将所述第一管节的底端与所述钢管片焊接固定,所述钢管片上开设有连通口使所述第一连通空间与所述盾构隧道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盾构隧道下穿狭小既有地下空间处的连通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节的内壁设有呈环状的环肋,所述环肋上开设有若干个预留孔;将所述第一管节的底端与所述钢管片焊接固定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钢筋,于所述预留孔内穿置钢筋,将所述钢筋的端部与所述盾构隧道的顶部焊接固定;
向所述第一管节的内壁喷射混凝土并埋固所述环肋和所述钢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盾构隧道下穿狭小既有地下空间处的连通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钢筋,于所述预留孔内穿置钢筋,将所述钢筋的端部与所述盾构隧道的顶部焊接固定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止水条,于所述第一管节的内壁与所述盾构隧道之间设置止水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489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