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仪表盘壳体生产用一次性注塑成型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77228.2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589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仇军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求精塑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00 | 分类号: | B29C45/00;B29C45/26;B29C45/27;B29C45/50;B29C45/73;B29L31/3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方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7 | 代理人: | 李玉婷 |
地址: | 2154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仪表盘 壳体 生产 一次性 注塑 成型 工艺 | ||
一种汽车仪表盘壳体生产用一次性注塑成型工艺,包括步骤一模具改进;步骤二原料预准备;步骤三设备预处理;步骤四预塑过程;步骤五合模过程;步骤六充模过程;步骤七保压补缩过程;步骤八冷却定型过程;步骤九顶出取件过程;步骤十后处理阶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领域,具体是一种汽车仪表盘壳体生产用一次性注塑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塑料制品在生活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比如在汽车行业、航空航天、建材、家用五金、仪器等诸多领域,塑料产品所占比例正以非常迅猛的速度在不断地增加。注塑成型是最常用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表面形状复杂且精度要求较高的零件,且具有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汽车仪表盘壳体通过其上的卡扣安装到仪表盘上,起到美观和保护仪表盘内部结构的作用。目前对于汽车仪表盘壳体的生产多采用注塑的生产方式。但是这种生产方式存在以下不足:1)由于汽车仪表盘壳体尺寸较大,注塑过程中容易出现填充不足、气穴、体积收缩或翘曲等一些列问题,从而严重影响了产品的美观度和精确度;2)由于汽车仪表盘壳体和其他部件存在装配关系,对注塑件的精度要求较高,但是目前注塑出来的产品表面精度不高,且存在较大的翘曲变形,需要进行后续抛光整形工作,这就延长了整个生产周期,降低了生产效率;3)汽车仪表盘壳体强度不高,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振动,特别是卡扣连接部位容易出现磨损,导致后续使用时候出现响动等现象;4)注塑过程中,存在射咀的熔料滴漏现象和模具开缝现象,从而造成原料耗损且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仪表盘壳体生产用一次性注塑成型工艺,解决了汽车仪表盘壳体生产时候存在的问题。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仪表盘壳体生产用一次性注塑成型工艺,包括:
步骤一模具改进:借助ANSYS软件对汽车仪表盘壳体进行模态分析和刚性分析,获得固有频率和模态较好的汽车仪表盘壳体模型,从而对现有模具进行对应的改进;
步骤二原料预准备:对汽车仪表盘壳体生产用原料进行粉碎、混合、筛选、预热;
步骤三设备预处理:对注塑料筒进行预加热;对注塑模具的型腔表面均匀涂抹脱模剂,并分别对定模和动模进行预加热;
步骤四预塑过程:将步骤二中处理好的原料放入经过步骤三预热好的料筒中进过加热,使材料从玻璃态转变为黏流态,从而达到注塑要求,并在螺杆的推动下进入料筒中,经外部热源和转动螺杆剪切热的作用下发生熔融塑化,进而变成高温熔体贮存在料筒前端部分;
步骤五合模过程;
步骤六充模过程:在模具合模后,随着螺杆向前运动,塑料熔体在高压作用下从喷嘴射入到温度相对较低的模腔中;
步骤七保压补缩过程:继续注塑用于填充零件因收缩而空出的体积;等塑料熔体充满模腔后,模腔内的熔体开始冷却凝固,从而导致塑料制品会发生收缩,为了补偿塑件的收缩仍需施加压力,压实塑料熔体;
步骤八冷却定型过程:在模具水路中加入一些冷却介质,使热量不断从模具中散出,最终得到冷却定型的注塑制品;
步骤九顶出取件过程:在制品经历一段时间冷却后,具有一定的刚性和强度。通过模具的顶杆将零件从注塑模具中顶出;
步骤十后处理阶段:根据塑料的特性和使用要求,对塑件进行退火或者调湿处理处理,从而消除内部应力;
其中,所述六充模过程中,设定螺杆后退动作,所述螺杆后退动作在螺杆旋转完成后产生,其后退数值在 4~10mm 范围内。进行倒缩卸压,防止射咀的熔料滴漏现象,改善注射过程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注塑产品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求精塑模有限公司,未经太仓求精塑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72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