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起步阶段的离合器控制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78279.7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77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吴颂;翟克宁;韦树成;何超;李雄强;兰江;潘文军;秦志强;马洁高;周辉;龙祖荣;韦淇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48/06 | 分类号: | F16D48/06;F16H61/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张婷 |
地址: | 5450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起步 阶段 离合器 控制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车辆离合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辆起步阶段的离合器控制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电子控制单元以及PWM离合器单元;在车辆起步时,PWM离合器单元发送离合信号至电子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根据离合信号生成补偿扭矩;电子控制单元根据补偿扭矩和发动机储备扭矩生成目标扭矩,并通过目标扭矩调节发动机转速。本发明中,用PWM离合器单元替代离合开关,PWM离合器单元不仅能实现离合开关功能,还能在车辆起步过程中根据离合信号生成补偿扭矩,提前对发动机扭矩进行补偿,提升发动机转速,明显提升车辆起步性能,从而解决了现有离合开关在车辆起步时无法满足发动机扭矩,造成起步过程动力偏弱车辆容易熄火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离合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起步阶段的离合器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技术状态下的手动挡车型一般都配有离合开关,当驾驶员踩下离合踏板的时候,离合信号置位,发动机管理系统收到置位的离合信号,对车辆进行发动机断油、退出巡航等控制。采用传统常用的离合开关,在车辆起步驾驶员松离合的过程中,发动机负载逐渐增加,在不给油门的情况下,此时的发动机扭矩为被动响应,增大的发动机扭矩由储备的怠速扭矩提供。怠速储备扭矩的大小及储备扭矩的响应速度,影响车辆的起步性能,对车辆起步驾乘感受有着重要的影响。
匹配离合开关的手动挡车型,在松离合起步过程中,发动机管理系统不能提前识别驾驶员起步意图,不能主动补给发动机扭矩,导致起步过程动力偏弱,车辆容易熄火,影响驾乘感受。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起步阶段的离合器控制系统及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离合开关在车辆起步时无法满足发动机扭矩,造成起步过程动力偏弱车辆容易熄火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起步阶段的离合器控制系统,所述车辆起步阶段的离合器控制系统包括电子控制单元以及PWM离合器单元;其中,
所述PWM离合器单元,用于在车辆起步时,发送离合信号至所述电子控制单元;
所述电子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离合信号生成补偿扭矩;
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补偿扭矩和发动机储备扭矩生成目标扭矩,并通过所述目标扭矩调节发动机转速。
可选地,所述PWM离合器单元包括PWM离合传感器;其中,
所述PWM离合传感器的PWM信号端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连接,所述PWM离合传感器的离合器缸底信号端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连接,所述PWM离合传感器的驱动继电器端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连接,所述PWM离合传感器的电源端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连接,所述PWM离合传感器的接地端接地。
可选地,所述PWM离合器单元还包括PWM离合信号电路;其中,
所述PWM离合信号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PWM离合传感器连接,所述PWM离合信号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连接。
可选地,所述PWM离合信号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以及第三电阻;其中,
所述PWM离合传感器的电源端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连接,所述PWM离合传感器的PWM信号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参考电压端连接;所述PWM离合传感器的离合器缸底信号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PWM离合传感器的电源端连接,所述PWM离合传感器的驱动继电器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PWM离合传感器的电源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电子控制单元包括扭矩计算模块;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82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