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铁路智能信息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78903.3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1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俞利强;李健;权绪良;朱松亭;朱少奇;沈祥炯;卢勇;杨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铁维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B60L53/12;B60L53/51;G06K7/10;G06Q10/00;G06Q10/10;G07C1/20 |
代理公司: | 南昌金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党冲 |
地址: | 2019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 智能 信息管理 系统 | ||
1.铁路智能信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信息管理平台(1)、无人机巡检模块(2)以及安卓系统智能终端(3),所述信息管理平台(1)数据连接所述无人机巡检模块(2),用于经所述无人机巡检模块(2)与多个所述安卓系统智能终端(3)进行信息管理功能交互;
所述无人机巡检模块(2)用于定期对铁路沿线设施进行定位巡检保养,每个所述铁路沿线设施均设置有用于给所述无人机巡检模块(2)供能的充电模块(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智能信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巡检模块(2)包括无人机(21)、摄像头(22)以及设置在所述无人机(21)内的处理器(23),所述摄像头(22)设置在所述无人机(21)上且与所述处理器(23)连接,所述处理器(23)与所述信息管理平台(1)数据连接,所述摄像头(22)将拍摄的画面经所述处理器(23)传输至所述信息管理平台(1),由所述信息管理平台(1)记录并反馈至多个所述安卓系统智能终端(3)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路智能信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21)上设置有巡检仪(5),所述巡检仪(5)内设置有GPS定位装置(51)、RFID读卡模块(52)以及GPRS通讯模块(53),所述GPRS通讯模块(53)分别与所述处理器(23)以及所述信息管理平台(1)连接;
所述铁路沿线设施上按一定距离间隔与重要节点上安装有与所述RFID读卡模块(52)相匹配的电子标签信息点(6),所述RFID读卡模块(52)读取所述电子标签信息点(6)后,将采集的数据通过所述GPRS通讯模块(53)上传至所述信息管理平台(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智能信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模块(4)包括无线充电平台(41)以及与所述无线充电平台(41)电连接的太阳能板(42),所述太阳能板(42)设置在所述铁路沿线设施的一侧用于吸收太阳能,所述充电模块(4)设置在每个所述铁路沿线设施上,所述无线充电平台(41)用于对所述无人机(21)进行充电。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路智能信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21)下方设置有电能接收线圈(24),所述无线充电平台(41)包括承载板(411)、设置在所述承载板(411)内的电能发射线圈(412)以及电源模块(413),所述电源模块(413)分别与所述电能发射线圈(412)以及所述太阳板电连接,所述无人机(21)通过所述摄像头(22)降落在所述承载板(411)上时,所述电能发射线圈(412)与所述电能接收线圈(24)之间进行能量传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铁路智能信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411)上设置有发光元件(414),所述发光元件(414)与所述电源模块(413)电连接,所述发光元件(414)与所述电源模块(413)之间设置有定时开关装置(4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铁路智能信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22)内设置有夜视仪(221),所述无人机(21)通过所述夜视仪(221)捕捉所述发光元件(414)发出的光线后,降落在所述承载板(411)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铁路智能信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卓系统智能终端(3)用于采集GIS信息、音频数据、视频数据以及图片数据,并完成所述GIS信息、音频数据、视频数据以及图片数据的信息化管理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铁路智能信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21)内设置有医疗通讯模块(71)以及消防通讯模块(72),所述医疗通讯模块(71)以及所述消防通讯模块(72)分别与所述处理器(23)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铁维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铁维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890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式建筑柱、梁、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下一篇:题库智能知识点标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