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铁路智能信息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78903.3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1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俞利强;李健;权绪良;朱松亭;朱少奇;沈祥炯;卢勇;杨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铁维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B60L53/12;B60L53/51;G06K7/10;G06Q10/00;G06Q10/10;G07C1/20 |
代理公司: | 南昌金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党冲 |
地址: | 2019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 智能 信息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铁路智能信息管理系统,包括信息管理平台、无人机巡检模块以及安卓系统智能终端,信息管理平台数据连接无人机巡检模块,用于经无人机巡检模块与多个安卓系统智能终端进行信息管理功能交互。无人机巡检模块用于定期对铁路沿线设施进行定位巡检保养,每个铁路沿线设施均设置有用于给无人机巡检模块供能的充电模块。在对铁路沿线设施进行巡检时,通过控制无人机巡检模块沿铁路沿线飞行,由无人机巡检模块对铁路铁轨、沿线设施的工作状态、各类故障等运行参数以及施工、占压等环境状况等检查项目的结果做现场的记录,并对记录的信息与数据传输至信息管理平台。充电模块可对无人机巡检模块进行充电,提高了铁路智能信息管理系统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铁路智能信息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铁路设施己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公用基础设施之一,并关系到广大百姓的日常生活。铁路设施有其特定功能,因此必须加强对管理。目前铁路行业主要通过人员的日常巡检巡视和远程监测系统相结合的方式对铁路设施实现日常管理和维护。
现有的技术中,铁路设施的日常巡检工作主要为:对不同类型的铁路设施制定相应的日常巡视保养周期以及巡检保养的具体作内容,即巡检计划。铁路设施日常巡视保养人员应根据巡检计划在规定的巡视周期内完成巡视保养工作,在现场记录铁路设施的状态和运行数据,完成故障处理要求。管理者收集现场采集的铁路设施的运行状态和运行数据,安排对铁路设施的维护保养,并对设施状态的变更在台帐中予以更新。并通过以上数据的积累和数据挖据为铁路设施和设施的更新,选型作辅助决策。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保养人员定期对铁路设施进行巡检,然而由于铁路设施遍布范围广泛,线路较长,在每次进行巡检时,都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并且每一次的巡检时间较长,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铁路智能信息管理系统,采用无人机对铁路设施定期进行巡检,具有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铁路智能信息管理系统,包括信息管理平台、无人机巡检模块以及安卓系统智能终端,所述信息管理平台数据连接所述无人机巡检模块,用于经所述无人机巡检模块与多个所述安卓系统智能终端进行信息管理功能交互;
所述无人机巡检模块用于定期对铁路沿线设施进行定位巡检保养,每个所述铁路沿线设施均设置有用于给所述无人机巡检模块供能的充电模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对铁路沿线设施进行巡检时,通过控制无人机巡检模块沿铁路沿线飞行,由无人机巡检模块对铁路铁轨、沿线设施的工作状态、各类故障等运行参数以及施工、占压等环境状况等检查项目的结果做现场的记录,并对记录的信息与数据传输至信息管理平台,由信息管理平台对以上信息和数据进行自动分析、统计,评估铁路设施的工作状况,为维护和保养积累数据提供辅助决策。铁路沿线设施上的充电模块可对无人机巡检模块进行充电,提高了铁路智能信息管理系统的实用性。并且相关工作人员通过安卓系统智能终端可随时随地掌握铁路巡检的情况,并及时做出应对处理,整个过程由无人机巡检模块代替保养人员定期对铁路设施进行巡检,省时省力,提高了巡检的效率。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无人机巡检模块包括无人机、摄像头以及设置在所述无人机内的处理器,所述摄像头设置在所述无人机上且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处理器与所述信息管理平台数据连接,所述摄像头将拍摄的画面经所述处理器传输至所述信息管理平台,由所述信息管理平台记录并反馈至多个所述安卓系统智能终端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铁维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铁维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89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式建筑柱、梁、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下一篇:题库智能知识点标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