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β冠状病毒抗原、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81414.3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26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戴连攀;严景华;高福;李燕;郑天依;徐坤;刘梅;安亚玲;施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K19/00 | 分类号: | C07K19/00;C12N15/62;C12N15/85;C12N15/70;C12N5/10;A61K39/215;A61P31/14;A61P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悦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4 | 代理人: | 司丽春;田昕 |
地址: | 1001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冠状病毒 抗原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β冠状病毒抗原、其制备方法和应用。β冠状病毒抗原的氨基酸序列包括:按照(A‑B)‑(A‑B)样式排列的氨基酸序列或(A‑B)‑C‑(A‑B)样式排列的氨基酸序列或(A‑B)‑(A‑B’)样式排列的氨基酸序列或(A‑B)‑C‑(A‑B’)样式排列的氨基酸序列,所述β冠状病毒抗原为单链二聚体结构。本发明实施例所表达的单链二聚体含量稳定,作为β冠状病毒抗原具有好的免疫原性,该单链二聚体作为β冠状病毒抗原制备成的疫苗能够激发小鼠产生很高滴度的中和抗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β冠状病毒抗原、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冠状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是有囊膜的正链RNA病毒,在所有RNA病毒中其基因组最大,动物和人类都是冠状病毒的宿主。冠状病毒主要感染哺乳动物和鸟类的呼吸道和消化道,目前已知的有7种冠状病毒感染人,其中四种引起不严重的感冒(HCoV-229E,HCoV-NL63,OC43和HKU1),对全球公共卫生威胁最大的有三种,分别是2002-2003年爆发的严重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2012年爆发并持续至今的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以及2019年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这三种都属于β冠状病毒。
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是由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感染所致的疾病。2012年6月沙特阿拉伯发现第一例MERS病例,并从病例痰液标本中分离到一种新的冠状病毒。这种病毒随后被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冠状病毒小组命名为MERS-CoV。这种病毒在中东地区传播开来,并传至亚洲,非洲,欧洲和北美洲等地。据WHO统计,截止到2015年10月6日,在世界范围内,感染人数1589例,死亡人数567例,死亡率为35.6%(http://www.who.int/entity/emergencies/mers-cov/en/)。尤其是2015年5、6月间由中东输入到韩国的MERS疫情,造成了186人感染,36人死亡的结果。甚至有1例MERS病例输入到我国,给世界公共卫生体系带来了严重威胁。MERS-CoV病毒和2003年爆发的SARS病毒同属于Beta-冠状病毒亚属,却有着比SARS-CoV更高的致死率。MERS-CoV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因此很难防控。在中东许多国家的单峰驼的血清里能检测出MERS-CoV的中和抗体,提示单峰驼是MERS-CoV的中间宿主,而单峰驼在中东国家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因此,从2012年MERS-CoV被发现以来,在中东地区偶发性的MERS-CoV感染人事件一直没有中断。由此,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MERS在全球传播的风险一直存在。目前世界上仍然没有疫苗和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开发一种安全、有效的针对MERS-CoV的疫苗十分紧迫和重要。
2019年,出现了不明原因的肺炎病例,经过病毒的电镜图鉴定,确定是冠状病毒,暂时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后又被命名为SARS-CoV-2。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通过呼吸道和飞沫途径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也存在通过空气和消化道传播的可能。传染源主要是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但是不排除无症状的感染者也是传播源的可能,感染该病毒后可能不会立即发病,病毒的潜伏期较长,1-14天,这对疾病的防控造成困难。新型冠状病毒进入人体后,和SARS类似,通过血管紧张素转酶2(ACE2)进入细胞,感染人体,导致病人出现发烧,干咳以及肌肉疼等临床症状,少数人还会出现鼻塞,咽痛,腹泻等症状,严重的患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造成生命危险。暂时还没有特异性药物,也没有疫苗可以预防,只能使用对症支持治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14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向可调节涂料涂覆试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去除淀粉浆料中蛋白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