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小儿哮喘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83284.7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35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模;何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德峰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15 | 分类号: | A61K36/815;A61K9/16;A61P11/06;A61P37/04;A61K35/62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蒋秀清 |
地址: | 62001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小儿 哮喘 药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哮喘药物及其制备技术领域,用于提高药物疗效,减少副作用,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小儿哮喘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该药物包括蜜麻黄,炒苦杏仁,黄芩,地骨皮,地龙,葶苈子,炒紫苏子,丹参,赤芍,仙鹤草,麦芽糊精,阿司帕坦;制备过程中对各成分进行两次提取工艺之后再进行浓缩处理,然后将浓缩产物中加入麦芽糊精和阿司帕坦进行制粒即得;该哮喘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对小儿几乎没有副作用,而且治疗效果也很好,同时组分中使用的中药物质还能提高小儿的免疫力,增强小儿的体质,降低小儿患病的概率,而且该药物的制备工艺也比较简单,合理利用了各中药成分中的药效,同时通过各中药成分之间合理的用量比,也起到了提高药物药效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哮喘药物及其制备技术领域,用于提高药物疗效,减少副作用,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小儿哮喘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哮喘为一种肺部疾病,其特征为可逆性气道阻塞,气道炎症和对多种刺激的气道反应性增高,哮喘的气道阻塞由联合因素所致,包括有:气道平滑肌痉挛、气道黏膜水肿、黏液分泌增加、气道壁细胞浸润、气道上皮损伤和脱屑。
小儿哮喘是小儿常见的肺部疾患,是一种表现反复发作性咳嗽,喘鸣和呼吸困难,并伴有气道高反应性的可逆性、梗阻性呼吸道疾病。
目前药物治疗一般采用化学药和中药,化学药显效快,但其治疗方式仅针对哮喘某一发病机制而言,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有其局限性,且患儿依从性差,长期激素维持治疗有一定副作用;目前也具有一些中药治疗小儿哮喘的药物,但是现有的中药药物通常还具有治疗效果不够好,具有一定副作用的问题,比如有的中药药物在小儿使用之后可能会出现腹泻的状况。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治疗小儿哮喘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该哮喘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对小儿几乎没有副作用,而且治疗效果也很好,同时组分中使用的中药物质还能提高小儿的免疫力,增强小儿的体质,降低小儿患病的概率,而且该药物的制备工艺也比较简单,在制备过程中通过将各中药药物进行两次提取之后再混合浓缩,合理利用了各中药成分中的药效,同时通过各中药成分之间合理的用量比,也起到了提高药物药效的作用。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小儿哮喘药物,包括以下组分:蜜麻黄,炒苦杏仁,黄芩,地骨皮,地龙,葶苈子,炒紫苏子,丹参,赤芍,仙鹤草,麦芽糊精,阿司帕坦。
一种治疗小儿哮喘药物,1000g药物成品中包括的各组分的药物用量为:140g的蜜麻黄,280g的炒苦杏仁,280g的黄芩,280g的地骨皮,280g的地龙,170g的葶苈子,170g的炒紫苏子,280g的丹参,280g的赤芍,280g的仙鹤草,500g的麦芽糊精,15g阿司帕坦。
该小儿哮喘药物中各中药成分的药用价值介绍如下:
蜜麻黄,主入肺经,辛开苦降,能够宣降肺气,以宣为主,善散邪宣肺以止咳平喘,凡肺气壅遏所致的咳嗽气喘,无论寒、热、痰、饮以及有无表证,均可应用,尤宜适宜于风寒外束,肺气壅遏之咳喘;味辛发散,性温散寒,善于开腠理,透毛窍而发汗,为辛温解表之峻剂。
炒苦杏仁,苦杏仁中含有苦杏仁苷,苦杏仁苷在体内能被肠道微生物酶或苦杏仁本身所含的苦杏仁酶水解,产生微量的氢氰酸与苯甲醛,对呼吸中枢有抑制作用,达到镇咳、平喘作用;用于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血虚津枯,肠燥便秘。
黄芩,黄芩用于湿温发热、胸闷、口渴不欲饮,以及湿热泻痢、黄疸等症,因此具有清热燥湿的功效。
地骨皮,地骨皮中含有的枸杞素A和枸杞素B有抗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肾素的作用,对心血管系统有益;含有的甜菜碱则有抗脂肪肝作用。
地龙,地龙性寒味成,功能:清热、平肝、止喘、通络,主治高热狂燥,惊风抽搐,风热头痛,目赤、半身不遂等,地龙提供取液有良好的定咳平喘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德峰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德峰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32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