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双层沥青扩散体系微细观分析样品的方法及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88238.6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2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崔亚楠;李雪杉;张淑艳;崔树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韩雪梅 |
地址: | 010051 内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双层 沥青 扩散 体系 微细 分析 样品 方法 模具 | ||
1.一种制备双层沥青扩散体系微细观分析样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先将新旧沥青分别加热至流动状态,再分别注入上层模具和下层模具中,并进行冷却,在所述上层模具中形成上层样品,在所述下层模具中形成下层样品;
S2,先将所述上层模具和下层模具叠加合并,使所述上层样品和所述下层样品接触,再进行加热,使其所述上层样品和所述下层样品充分扩散;
S3,先对所述上层模具和下层模具一同进行冷却,再将所述上层模具和下层模具拆除,将由所述上层样品和所述下层样品组成的双层分析样品置于载玻片上,加热后取出,冷却保存;
S4,对冷却保存的所述双层分析样品进行沥青微细观试验观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双层沥青扩散体系微细观分析样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上层样品为新沥青,所述下层样品为旧沥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双层沥青扩散体系微细观分析样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上层模具为一开设有通孔Ⅰ的模板,所述上层样品的制作过程为,先将所述上层模具压在一块盖板上,使所述上层模具与所述盖板充分接触,再将所述新沥青注入所述通孔Ⅰ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双层沥青扩散体系微细观分析样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下层模具为一开设有通孔Ⅱ的模板,所述下层样品的制作过程为,先将所述下层模具压在一块载玻片上,使所述下层模具与所述载玻片充分接触,再将所述旧沥青注入所述通孔Ⅱ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双层沥青扩散体系微细观分析样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在浇注后冷却前,通过刮刀将所述上层模具和下层模具表面的外溢沥青刮除,其中,所述刮刀在使用前加热至140-16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双层沥青扩散体系微细观分析样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叠加合并按照自上而下所述上层模具、所述下层模具和所述载玻片的顺序进行。
7.一种制备双层沥青扩散体系微细观分析样品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双层沥青扩散体系微细观分析样品的方法,包括上层结构、下层结构和双层固定模;其中,所述上层结构包括一个所述上层模具和一个所述盖板;所述下层结构包括一个所述下层模具、两个下层固定模和一个所述载玻片;所述上层模具和所述下层模具上分别开设的通孔Ⅰ和通孔Ⅱ共轴线,所述下层固定模上开设用于安装所述下层模具的卡槽Ⅰ,且紧贴所述卡槽Ⅰ开设有供所述载玻片自由插入的通槽Ⅰ;所述双层固定模上开设有卡槽Ⅱ,所述卡槽Ⅱ用于安装叠加和合并后的所述上层模具和所述下层模具,且紧贴所述卡槽Ⅱ开设有供所述载玻片自由插入的通槽Ⅱ。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双层沥青扩散体系微细观分析样品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样模具采用硅胶制备。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双层沥青扩散体系微细观分析样品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Ⅰ和所述通孔Ⅱ在所述上层制样模和所述下层制样模上的开设位置、大小和形状均相同。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双层沥青扩散体系微细观分析样品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Ⅰ和所述通孔Ⅱ的形状均为圆形或方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工业大学,未经内蒙古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823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铜包钢线材生产线及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制冷系统和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