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双层沥青扩散体系微细观分析样品的方法及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88238.6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2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崔亚楠;李雪杉;张淑艳;崔树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韩雪梅 |
地址: | 010051 内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双层 沥青 扩散 体系 微细 分析 样品 方法 模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双层沥青扩散体系微细观分析样品的方法及模具,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新旧沥青分别加热至流动状态,再分别注入上、下层模具中,并进行冷却,得到上层样品和下层样品;S2,先将上、下层模具叠加合并,使上、下层样品接触,再进行加热,使其上、下层样品充分扩散;S3,先对上、下层模具进行冷却,脱模,将由上、下层样品组成的双层分析样品置于载玻片上,加热后取出,冷却保存;S4,对冷却保存的双层分析样品进行沥青微细观试验观测;通过采用上述方法,有效解决了分析样品在制备成型过程中规格、形状和质量无法控制的技术问题,使其能够有效控制沥青的用量,提高后续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材料和力学性能评价的真实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双层沥青扩散体系微细观分析样品的方法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路的发展,公路网逐步完善,大量的沥青路面由于重载超载的问题使得其使用寿命大大减短。而由于废旧沥青路面材料(RAP)所产生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使用价值,因此很多学者开始研究回收利用废弃的沥青混合料,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研究与应用应运而生。而在回收利用废旧沥青混合料时,新沥青在旧沥青中的扩散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且新沥青在旧沥青中的扩散的真实状态、两者混合的程度等都直接影响了实际工程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性能。目前对于沥青材料的宏观指标,国内外都有了很大的研究进展,并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中,但是对于沥青材料本身的微细观结构的研究还是很少涉及。事实上沥青材料的微细观结构同时也决定了其力学性能,因此开展双层沥青扩散体系的微细观结构研究,对真实评价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材料性能和力学性能是十分重要的。
在双层沥青扩散体系的微观研究的过程中,由于沥青材料的温度敏感性,且成型困难,因此在制备样品这一环节是十分重要的。分析样品制备成型后的规格、形状、质量将会影响到细观研究的准确度。目前研究双层沥青扩散体系细观观察的方法主要是将分析样品加热至熔融状态分次滴至载玻片上,再加热待其自由散开,冷却后备用;而这种方法不能充分保证分析样品均匀散开,造成分析样品表面凸凹不平,同时沥青用量难以控制又极易造成分析样品厚度差异。针对这一问题,中国专利“CN104502168A”公开了一种采用硅胶模具制备沥青微细观分析样品的方法,其将分析样品直接加入制好的单个硅胶模具中,来保证分析样品的均匀性;但是单个模具由于不能准确新旧控制沥青的用量而对之后的细观结构分析产生影响。
因此,急需一种方便快速并能保持原状的双层沥青扩散体系微观分析样品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内容中所提及的问题,提供一种制备双层沥青扩散体系微细观分析样品的方法及模具,使其实现对沥青用量的控制,进而使样品扩散均匀,表面平整,从而提高对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材料性能和力学性能评价的真实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方案一:一种制备双层沥青扩散体系微细观分析样品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先将新旧沥青分别加热至流动状态,再分别注入上层模具和下层模具中,并进行冷却,在上层模具中形成上层样品,在下层模具中形成下层样品;
S2,先将上层模具和下层模具叠加合并,使上层样品和下层样品接触,再进行加热,使其上层样品和下层样品充分扩散;
S3,先对上层模具和下层模具一同进行冷却,再将上层模具和下层模具拆除,将由上层样品和下层样品组成的双层分析样品置于载玻片上,加热后取出,冷却保存;
S4,对冷却保存的双层分析样品进行沥青微细观试验观测。
作为优选的,S1中,上层样品为新沥青,下层样品为旧沥青。
作为优选的,S1中,上层模具为一开设有通孔Ⅰ的模板,上层样品的制作过程为,先将上层模具压在一块盖板上,使上层模具与盖板充分接触,再将新沥青注入通孔Ⅰ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工业大学,未经内蒙古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82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铜包钢线材生产线及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制冷系统和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