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道路模拟试验的车身姿态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89272.5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11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孙野;于长清;张子双;刘志远;王震伟;谢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G05D1/08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朱世林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道路 模拟 试验 车身 姿态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属于整车耐久性试验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道路模拟试验的车身姿态控制系统,包括4个作用机构、车辆和道路模拟试验台。所述的作用机构包括:承托块、连接架、气囊、气囊承托架、作动器和底座。本发明模拟车辆加速工况时,能够实现车身前高后低的仰头动作;模拟制动工况时,能够实现车身前低后高的俯身动作;模拟车辆转弯工况时,能够实现转弯内侧车身高,转弯外侧车身低的侧倾动作。本发明在整车道路模拟试验中控制车身运动姿态,实现对车身俯仰和侧倾工况的模拟,使道路模拟试验能够模拟的工况更加完整,对车辆耐久性能考核更加全面。本发明结构简单,搭建方便快捷,能够适用于多种车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整车耐久性试验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用于道路模拟试验的车身姿态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耐久性是车辆设计的重要一环,24通道道路模拟试验重复性好,试验周期短,能够在室内复现车辆在典型工况下的耐久试验,在车辆设计开发过程中能够及早暴露产品缺陷,以便改进,目前,已有很多汽车厂商应用道路模拟试验对车辆耐久性能进行考核。
24通道道路模拟试验通过对车辆车轮施加纵向、侧向、垂向的力和扭矩,激励车辆振动,使车辆复现典型工况行驶时的振动状态,以进行耐久性考核。现有的24通道道路模拟试验台架缺少车身控制机制,导致无法控制车身运动姿态,无法模拟车身的俯仰和侧倾工况,试验工况不完整,耐久性考核不全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道路模拟试验的车身姿态控制系统,可在整车道路模拟试验中控制车身运动姿态,实现对车身俯仰和侧倾工况的模拟,使试验能够完成的工况更加完整,对车辆耐久性能考核更加全面。本发明结构简单,搭建方便快捷,能够适用于多种车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道路模拟试验的车身姿态控制系统,可在整车道路模拟试验中控制车身运动姿态,实现对车身俯仰和侧倾工况的模拟,使试验能够完成的工况更加完整,对车辆耐久性能考核更加全面。本发明结构简单,搭建方便快捷,能够适用于多种车型。
一种用于道路模拟试验的车身姿态控制系统,包括4个作用机构1和道路模拟试验台3,被测试车辆2置于道路模拟试验台3上,并由4个作用机构1支撑,所述作用机构1包括:承托块4、连接架5、气囊6、气囊承托架7、作动器8和底座9,
所述车辆2进行加速工况模拟时,车身具有前高后低的仰头动作,此时所述作用机构1的气囊6充气,同时前侧两个作用机构1的作动器8的活塞杆伸出,后侧两个作用机构的作动器8的活塞杆收缩,使车身实现仰头动作;所述车辆2进行制动工况模拟时,车身具有前低后高的俯身动作,此时所述的作用机构的气囊6充气,同时前侧两个作用机构的作动器(8)的活塞杆收缩,后侧两个作用机构的作动器8的活塞杆伸出,使车身实现俯身动作;
所述车辆2进行转弯工况模拟时,车身具有转弯内侧车身高,而转弯外侧车身低的侧倾动作,此时所述的作用机构的气囊6充气,同时内侧两个作用机构的作动器8的活塞杆伸出,外侧两个作用机构的作动器8的活塞杆收缩,使车身实现侧倾动作。
所述车辆2没有俯仰或侧倾动作时,气囊6放气,此时作用机构1对车身无影响。
进一步地,所述承托块4用于承托车辆2,承托块4侧面设有通孔,与连接架5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架5包括;关节轴承51、上板52、连杆53和下板54,连接架5的关节轴承51与承托块4连接,保证承托块4能够自由转动,且连接架5的下板设有一通孔55。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6布置于连接架5内,分为上气囊61和下气囊62,两个气囊之间可以相互通气,下气囊62下端面有一充放气口63,所述充放气口63与连接架的通孔55配合安装,通过充放气口63对气囊6进行充放气,气囊6充气时,实现气囊承托架6与连接架5稳固连接,整个装置为一体结构,下端作动器8的动作可有效传至车身上;气囊6放气时,车身与作动器8的连接断开,车身的振动不受作动器的约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92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以再生硅治疗痔疮和溃疡的药物
- 下一篇:一种汽车制动器所需液量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