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益生菌发酵酸奶奶盖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89486.2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8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赵林松;姜海花;吕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兄弟伊兰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C9/13 | 分类号: | A23C9/13;A23C9/137;A23F3/1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元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15 | 代理人: | 周大伟 |
地址: | 050899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益生菌 发酵 酸奶 奶盖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乳制品加工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益生菌发酵酸奶奶盖茶及制备方法,包括酸奶奶盖和茶汤,所述酸奶奶盖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鲜牛奶60%~85%,蔗糖6%~9%,稀奶油6%~9%,浓缩乳清蛋白0.5%~2.0%,全乳蛋白粉0.5%~2.5%,芝士粉0.1%~2.0%,食盐0.15%~0.25%,复配增稠剂0.5%~1.5%,益生菌发酵剂0.003%~0.005%,芝士香精0.0002%~0.001%,去离子水补足至100%,所述茶汤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茶叶0.5%~5.0%,果葡糖浆3.0%~7.0%,去离子水补足至10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奶盖茶中奶盖难于长时间悬浮于茶汤顶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乳制品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益生菌发酵酸奶奶盖茶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奶盖茶近年来深受年轻消费群体的喜爱,市场上售卖的奶盖茶主要是由茶汤和奶盖两部分组层,奶盖大多采用植脂末(氢化植物油)、合成奶油和少量奶粉或奶酪粉加水打发后将奶盖倒入茶汤顶部,视觉上看呈现上下两层的状态,这种状态大多只能维持几分钟,奶盖和茶汤就混合到一起,不能对味蕾形成强烈的冲击。
中国专利CN 106135415 A公开了一种奶盖茶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中奶盖的制备是采用鲜牛奶、鲜奶油和天然奶酪粉经搅拌机搅拌后冷藏制的,该方法虽然提到制备奶盖时加入缓冲盐形成缓冲体系,防止蛋白质在酸性条件下的变性絮凝,但没有解决奶盖短时间内下沉与茶汤混合的问题。
中国专利CN 109845824 A公开了一种有利于肠道生态健康的芝士奶盖茶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在奶盖制作过程中添加活性乳酸菌,提供有利于肠道健康的奶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益生菌发酵酸奶奶盖茶及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奶盖茶中奶盖难于长时间悬浮于茶汤顶部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益生菌发酵酸奶奶盖茶,其特征在于,包括酸奶奶盖和茶汤,所述酸奶奶盖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鲜牛奶60%~85%,蔗糖6%~9%,稀奶油6%~9%,浓缩乳清蛋白 0.5%~2.0%,全乳蛋白粉0.5%~2.5%,芝士粉0.1%~2.0%,食盐0.15%~0.25%,复配增稠剂 0.5%~1.5%,益生菌发酵剂0.003%~0.005%,芝士香精0.0002%~0.001%,去离子水补足至 100%,所述茶汤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茶叶0.5%~5.0%,果葡糖浆3.0%~7.0%,去离子水补足至100%。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复配增稠剂为果胶、柑橘纤维、明胶、淀粉、单双甘油脂肪酸酯、丙二醇脂肪酸酯中的三种或三种以上的组合。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浓缩乳清蛋白中,蛋白含量为30~35%,所述全乳蛋白粉中,蛋白含量为65~80%,所述果葡糖浆中,果糖含量为55%。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益生菌发酵剂为乳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益生菌发酵酸奶奶盖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照上述的一种益生菌发酵酸奶奶盖茶的配方,称取各组分备用;
B、将部分鲜牛奶加热至75~85℃,加入蔗糖、复配增稠剂、浓缩乳清蛋白、全乳蛋白粉、芝士粉和食盐溶解10~30min,得到料液,所述部分鲜牛奶的质量为鲜牛奶质量的30~40%;
C、将步骤B得到的料液与剩余鲜牛奶、稀奶油和去离子水混合,得到混合液;
D、将步骤C得到的混合液均质、杀菌后加入益生菌发酵剂进行发酵,得到发酵乳;
E、向发酵乳中加入芝士香精,打发充气膨胀,冷藏1~3h,得到奶盖,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兄弟伊兰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兄弟伊兰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94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