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臂安装结构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91436.8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69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鲁慧;王明;刘德丰;许晓波;尹帅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7/00 | 分类号: | B60G7/00;B60G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林波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安装 结构 车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臂安装结构及车辆,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控制臂安装结构包括:副车架,包括副车架本体和凸设于副车架本体上的固定耳;控制臂,包括控制臂衬套,控制臂衬套设置于副车架本体和固定耳之间;钢制垫片,控制臂衬套的衬套内管和固定耳之间,及衬套内管和副车架本体之间均设置有钢制垫片,钢制垫片包括垫片本体,垫片本体在其厚度方向的两侧均间隔设置有多个凸起;紧固件,能够依次穿过固定耳、一个钢制垫片、衬套内管和另一钢制垫片并伸入副车架本体。能够增加衬套内管和固定耳及衬套内管和副车架本体之间的摩擦力,提高控制臂和副车架的连接稳定性和承载能力;通过钢制垫片使副车架在受压时产生微小形变,避免造成副车架压溃损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臂安装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乘用车的控制臂和副车架相连接,为了提升控制臂和副车架的连接强度和连接稳定性,对于铁质副车架,通常会在控制臂衬套的衬套内管的端面增加尖齿结构,但是对于铝制副车架,铝制副车架会被尖齿结构压溃而出现损坏,影响控制臂和副车架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臂安装结构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铝制副车架会被尖齿结构压溃而出现损坏,影响控制臂和副车架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的问题。
如上构思,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控制臂安装结构,包括:
副车架,包括副车架本体和凸设于所述副车架本体上的固定耳;
控制臂,包括控制臂衬套,所述控制臂衬套设置于所述副车架本体和所述固定耳之间;
钢制垫片,所述控制臂衬套的衬套内管和所述固定耳之间,及所述衬套内管和所述副车架本体之间均设置有所述钢制垫片,所述钢制垫片包括垫片本体,所述垫片本体在其厚度方向的两侧均间隔设置有多个凸起,所述凸起的顶面为平面;
紧固件,所述紧固件能够依次穿过所述固定耳、一个所述钢制垫片、所述衬套内管和另一所述钢制垫片并伸入所述副车架本体,以连接固定所述副车架和所述控制臂。
进一步地,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凸起之间形成直线形凹槽,所述直线形凹槽的侧壁和底壁之间呈预设夹角,所述预设夹角为98°-102°。
进一步地,所述直线形凹槽的深度大于等于0.1mm。
进一步地,沿所述凸起的延伸方向并远离所述垫片本体的方向,所述凸起的平行于所述垫片本体的截面的面积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紧固件为法兰面螺栓,所述固定耳上开设有穿设孔,所述副车架本体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法兰面螺栓能够穿过所述穿设孔并旋入所述螺纹孔。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耳上凸设有第一安装凸起,所述穿设孔贯穿所述第一安装凸起,所述第一安装凸起具有能够与所述钢制垫片相贴合的第一安装面。
进一步地,所述副车架本体上具有第二安装凸起,所述螺纹孔贯穿所述第二安装凸起,所述第二安装凸起具有能够与所述钢制垫片相贴合的第二安装面。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为圆柱形结构、半球形结构或多棱柱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副车架为铝制副车架。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任一方案中的控制臂安装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14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