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材料井字梁及其成型工装、成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94247.6 | 申请日: | 2020-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4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杨大鹏;刘希超;唐占文;丁常方;刘含洋;刘千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爱思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B15/00 | 分类号: | F42B15/00;B29C33/76;B29C70/42;B29C70/54 |
代理公司: | 天津易企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42 | 代理人: | 魏凤程 |
地址: | 300304 天津市东丽区华明高***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材料 井字梁 及其 成型 工装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井字梁及其成型工装、成型方法,属于运载火箭承力结构件的技术领域。一种复合材料井字梁,复合材料井字梁是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作的,复合材料井字梁为一体成型的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井字梁采用金属的材质焊接而成,导致整体的重量比较重,质量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复合材料井字梁是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作的,并且为一体成型的结构,替代现有技术中的金属井字梁,产品具有强度高、刚度高、可设计性好、耐疲劳、耐腐蚀和阻尼抗震性好等特点,整体的重量轻,采用一体成型,整体质量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载火箭承力结构件的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复合材料井字梁及其成型工装、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在航天领域,井字梁结构作为一种承力结构件,通常作为运载火箭舱段的内部承力平台,用于安装运载火箭的有效载荷、发动机、控制平台等零部件。使用时,井字梁结构将圆柱形的舱段划分为九个部分,并且井字梁结构的八只支撑腿分别与舱体相连,可以最大尺寸包络舱段直径。
目前,大部分的运载火箭使用的井字梁是采用金属的材质焊接而成的,例如:钢、铝或钛合金等,优点是成型过程快速,其缺点是整体的重量比较重,并且制造时,焊接质量的控制难度大。
井字梁在制造的过程中,对于这种形状复杂的异形结构,通常采用对接或者插接工艺,交叉接头的位置均需要再次做结构连接及补强,成型工艺复杂,导致井字梁的零件较多,并且可靠性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材料井字梁,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井字梁采用金属的材质焊接而成,导致整体的重量比较重,质量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复合材料井字梁的成型工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井字梁采用对接或者插接方式固定,导致产品的可靠性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复合材料井字梁的成型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井字梁采用对接或者插接工艺,产品成型工艺复杂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复合材料井字梁,复合材料井字梁是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作的,复合材料井字梁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复合材料井字梁的成型工装,包括芯模组件、底板和盖板;
芯模组件用于限定待成型复合材料井字梁内腔的型模;底板连接芯模组件的底部,盖板连接芯模组件的顶部;
芯模组件包括第一插接套件、第二插接套件、第三插接套件和第四插接套件,第一插接套件的内侧端与第二插接套件的内侧端垂直连接,第二插接套件的内侧端与第三插接套件的内侧端垂直连接,第三插接套件的内侧端与第四插接套件的内侧端垂直连接,第四插接套件的内侧端与第一插接套件的内侧端垂直连接,第一插接套件、第二插接套件、第三插接套件、第四插接套件连接成复合材料井字梁的型模;
第一插接套件、第二插接套件、第三插接套件、第四插接套件的结构相同。
进一步的,第一插接套件包括第一插接块和第二插接块;
第一插接块的长度小于第二插接块的长度;
第一插接块沿其长度方向连接第一芯轴杆;
第二插接块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连接第二芯轴杆,另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一连接孔用于与第三插接套件连接;
第二插接块沿其宽度方向设有第二连接孔,第二连接孔用于与第二插接套件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插接块和第二插接块之间设有隔离挡块;
第一插接块的外侧端连接第一芯轴固定块,第二插接块的外侧端连接第二芯轴固定块;
井字梁型模的中心位置连接芯块。
进一步的,相邻插接套件之间连接角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爱思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爱思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42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