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旋转载台的线扫CCD相机图像校正方法及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94984.6 | 申请日: | 202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94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梁晓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精立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武汉精测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80 | 分类号: | G06T7/80;G06T3/40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张英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旋转 ccd 相机 图像 校正 方法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旋转载台的线扫CCD相机图像校正方法及介质,包括旋转载台带动检测对象旋转,线扫CCD相机位于旋转载台上方且其成像线延长线经过旋转载台圆心,线扫CCD相机对检测对象进行图像采集,生成检测对象的检测图像;以检测图像建立第一坐标体系,获取第一坐标体系中检测对象每个像素点的第一坐标值和灰度值;以环形区域建立第二坐标体系,获取第二坐标体系中检测对象每个像素点的第二坐标值;将第一坐标体系中的第一坐标值与第二坐标体系中的第二坐标值进行匹配,建立坐标映射关系;根据坐标映射关系将获取的检测图像转换为在旋转载台上的原始空间图像。通过本发明的校正方法,能成功规避传统面阵相机的局限,同时极大的提高效益。
技术领域
本技术主要涉及自动化检测的图像数据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旋转载台的线扫CCD相机图像校正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产品生产检测过程中,由于环境、设备及人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即切割、清洗、贴合、涂布、运输等各环节都有可能对产品产生损伤。AOI缺陷检测相对于人工检测,由于其检测速度快、不受主观因素影响已逐渐布局在面板生产各个工站,成为工厂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
在工厂某些特定领域,由于受到场地面积制约,检测工站线体不能笔直布局从而需设计为旋转载台检测模式。目前,在旋转载台检测工站中,市面上多利用面阵相机光学系统用于取像,该取像单元优势在于:所获取图像不用经过任何空间转换就能交由检测算法直接进行处理。其缺点主要为:
a. 相机取像时候,整个载台需停下来,待至面阵相机取像结束方可继续运转,造成时间浪费;
b. 照明单元需覆盖整个被拍摄物,导致光源结构较大,带来较高的制作及维护成本;
c. PixelSize较粗,无法满足某些高精度的检测要求。为了能够消除这些影响,我们需要寻求一种更快速,精度更高的取像方法。
如图1所示,现有旋转载台检测流程一般为旋转载台搭载被检测物旋转至检测工位并通知面阵相机取像,待取像结束后机构才能进行下一步动作流程,从而影响工厂效益的提高。另外,随着一些电子产品,例如显示屏/面板向大画面、轻薄化的发展趋势,微弱缺陷出现的几率大大增加,取像单位较低的分辨率不利于缺陷的呈现往往导致该缺陷的漏检并造成生产厂商经济损失。必须研究出一套新的方法适应现有的行业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旋转载台的线扫CCD相机图像校正方法及介质。其中,通过建立旋转载台二维图像坐标系统标定圆心位置,同时使线扫CCD相机成像线延长线经过该圆心;根据成像线与圆心的距离计算生成线扫CCD相机成像图像与旋转载台的转换关系;通过该转换关系,将线扫CCD成像图像转换为原始空间图像,然后再进行后续的产品检测。通过本发明的校正方法,能成功规避传统面阵相机的局限,同时极大的提高效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旋转载台的线扫CCD相机图像校正方法,包括:
所述旋转载台带动检测对象旋转,所述线扫CCD相机位于所述旋转载台上方且其成像线延长线经过旋转载台圆心,所述线扫CCD相机对所述检测对象进行图像采集,对采集的图像进行拼接,生成检测对象的检测图像;所述线扫CCD相机的扫描区域为环形区域;以检测图像建立第一坐标体系,获取第一坐标体系中检测对象每个像素点的第一坐标值和灰度值;以环形区域建立第二坐标体系,获取第二坐标体系中检测对象每个像素点的第二坐标值;将所述第一坐标体系中的第一坐标值与第二坐标体系中的第二坐标值进行匹配,建立坐标映射关系;根据所述坐标映射关系,将线扫CCD相机获取的检测图像转换为在旋转载台上的原始空间图像。
进一步地,所述线扫CCD相机根据检测图像的成像分辨率设置扫描频率。
进一步地,所述以环形区域建立第二坐标体系,获取第二坐标体系中检测对象每个像素点的第二坐标值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精立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武汉精测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精立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武汉精测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49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