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平板车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99608.6 | 申请日: | 202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75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启宾;冯威;魏周春;张岷;刘玲;于鹏;褚卫松;刘杰;常卫华;蔡向辉;胡志鹏;刘超;王嘉斌;张高扬;苏成光;高聪;林士财;任永飞;任世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5/04 | 分类号: | B62B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开阳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0 | 代理人: | 杨中鹤 |
地址: | 710043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板车 | ||
本发明涉及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板车。其中,制动系统包括控制杆、刹车片、传动杆、第一连接杆、支撑杆和踏板;控制杆的中段与支撑板铰接;控制杆的末端位于支撑板的下方;刹车片为弧形结构,控制杆的末端与刹车片连接;控制杆的末端通过弹簧件与支撑板连接,以使刹车片的内侧与第一车轮接触;控制杆的末端设有沿控制杆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孔,传动杆的首端与长孔铰接,传动杆的末端与第一连接杆的末端铰接;支撑杆固定于支撑板,传动杆的中段与支撑杆铰接;第一连接杆穿过支撑板,第一连接杆的首端与踏板的首端连接,踏板位于支撑板的顶部,踏板与支撑板的顶部铰接。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有效制动的平板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板车。
背景技术
目前,平板车作为一种运输工具,广泛的应用到了施工现场,为轨道施工、日常巡查、物料运输等工作提供了便利,减小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但是传统的平板车在使用时容易失控溜车,一人无法实现平板车制动,必须多人协同才能对平板车进行有效制动,不仅消耗人力,还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有效制动的平板车。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平板车,包括支撑板和安装于支撑板的底部的第一车轮和第二车轮,第一车轮通过制动系统制动;制动系统包括控制杆、刹车片、传动杆、第一连接杆、支撑杆和踏板;控制杆的中段与支撑板铰接,以使控制杆可在竖向转动;控制杆的末端位于支撑板的下方;刹车片为弧形结构,控制杆的末端与刹车片连接;控制杆的末端通过弹簧件与支撑板连接,以使刹车片的内侧与第一车轮接触;控制杆的末端设有沿控制杆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孔,传动杆的首端与长孔铰接,传动杆的末端与第一连接杆的末端铰接;支撑杆固定于支撑板,传动杆的中段与支撑杆铰接;第一连接杆穿过支撑板,第一连接杆的首端与踏板的首端连接,踏板位于支撑板的顶部,踏板与支撑板的顶部铰接。
可选的,控制杆的末端通过第二连接杆与刹车片的背侧连接,弹簧件通过第二连接杆与控制杆的末端连接。
可选的,刹车片的内侧设有磨砂表面。
可选的,第一车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车轮纵向间隔的设置;第二车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车轮纵向间隔的设置;制动系统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车轮对应的通过两个制动系统制动;两个第一车轮横向间隔设置,两个第二车轮横向间隔设置,两个制动系统通过第三连接杆连接。
可选的,控制杆的朝向第一车轮的一侧设有限位凸起,限位凸起朝向支撑板延伸。
可选的,制动系统还包括垫块,垫块可插入在支撑板与踏板之间。
可选的,支撑板设有通孔,控制杆穿设在通孔中。
可选的,支撑板的底部设有电动机,电动机可驱动第一车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控制杆、弹簧件和刹车片组成了第一制动系统,而踏板、第一连接杆、支撑杆、传动杆、弹簧件和刹车片组成了第二制动系统。在操作人员推动操作杆时,控制杆朝向第一车轮旋转的角度可能过大(比如支撑板上的货物较重时),以至于弹簧件长期形变过度而失效。但是第二制动系统的传动杆、支撑杆、第一连接杆和踏板部分实际上组成了控制杆的限位结构(当踏板完全靠压在支撑板上时,控制杆达到最大角度),使得控制杆的的旋转角度较小,弹簧件不会因长期形变过度而失效,延长了平板车的使用寿命。弹簧件相较于其他部件较脆弱,可能发生断裂(例如长期锈蚀或长期在低温下使用,寿命减短),第二制动系统已经无法发挥制动作用,但是第一制动系统的控制杆依然可以控制刹车片(只要将控制杆的首端向远离第一车轮的方向拉动即可),从而实现对平板车的紧急制动,维护现场操作人员的安全。因此第一制动系统和第二制动系统不仅都可以实现对小车的制动,还可以相互弥补各自的缺陷。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96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