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性结构、缓冲吸能结构、防撞吸能结构和汽车防撞梁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99969.0 | 申请日: | 202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0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昆塬;张勇;李吉祥;林继铭;赖雄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侨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19/18 | 分类号: | B60R19/1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张迪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性 结构 缓冲 防撞吸能 汽车 防撞梁 | ||
1.一种手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三个手性单元,所述手性单元包括节圆和八个韧带,所述节圆包括均匀间隔布置的四个象限点,每两个韧带界定出一韧带组,韧带组中的两个韧带的第一端相交界定出一相交点,第二端相间隔开并与该节圆相切连接,其中,节圆的圆心、相交点和节圆的其中一个象限点共线,相邻两个韧带组的韧带的第二端相交,其中,三个手性单元的节圆的圆心重合并两两垂直相交连接在所述象限点和相交点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性结构由空心管制成。
3.一种缓冲吸能结构,使用了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间隔布置的多个间隔板,相邻两个间隔板之间连接有阵列布置的多个手性结构,相邻两个手性结构之间通过所述相交点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缓冲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性结构的其中一个节圆与所述间隔板平行。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缓冲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间隔板之间的间隔距离沿所述第一方向呈梯度变化,所述多个间隔板的厚度沿所述第一方向呈梯度变化。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缓冲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间隔板之间的间隔距离沿所述第一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多个间隔板的厚度沿所述第一方向呈逐渐增大。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缓冲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间隔板之间的手性结构的阵列行数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呈梯度变化。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缓冲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间隔板之间的手性结构的阵列行数沿着所述第一方向逐渐增多。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缓冲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同一阵列的手性结构的节圆直径、韧带长度和韧带厚度相同,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不同阵列的手性结构的节圆直径、韧带长度和韧带厚度分别呈梯度变化。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缓冲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不同阵列的手性结构的节圆直径、韧带长度和韧带厚度分别沿着所述第一方向逐渐减小。
11.一种防撞吸能结构,使用了如权利要求3-10中任一项所述的缓冲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连接圆筒和两连接板,所述连接圆筒套设在所述缓冲吸能结构外,所述连接板连接盖设在所述连接圆筒的两端并抵接所述间隔板。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防撞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圆筒的周壁延伸开有多个诱导环槽,所述诱导环槽沿着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防撞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诱导环槽毗邻界定出一诱导环槽组,多个诱导环槽组沿着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布置,所述诱导环槽组的间隔距离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呈梯度变化。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防撞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诱导环槽组内的诱导环槽的宽度、深度和间隔距离分别沿所述第一方向呈梯度变化。
15.一种汽车防撞梁,其特征在于:使用了如权利要求11-14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撞吸能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侨大学,未经华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996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