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头戴式智能终端的散热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02470.0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9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夏山焰;钟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捷荣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温宏梅;刘芙蓉 |
地址: | 523879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头戴式 智能 终端 散热 结构 | ||
1.一种头戴式智能终端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冷板、微泵、软管、散热部件和冷却液;冷板与头戴式智能终端内部PCB板上的主芯片顶面相接触,冷板内部设置有适配冷却液流动的微通道,冷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微通道相连通的左右转接头,并分别通过软管与微泵和散热部件相连通,共同形成适配冷却液在其中进行循环流动的散热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智能终端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散热部件为头戴式智能终端的透明面罩;透明面罩的内部中空设置,用于充满冷却液;朝向PCB板一侧的透明面罩外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连通其内部空间的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用于分别通过软管与微泵和冷板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戴式智能终端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使用一个微泵的情况下,冷板的左转接头经由软管与微泵的出水端相连通,冷板的右转接头经由软管连通至透明面罩的进水接头,透明面罩的出水接头经由软管与微泵的进水端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智能终端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散热部件为外部带有翅片的后散热器,后散热器内部设置有贯穿所有翅片的管道,后散热器的左右两端分别为后散热器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后散热器经由头箍带连接在头戴式智能终端的后部,软管沿头箍带连通至后散热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头戴式智能终端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使用一个微泵的情况下,冷板的左转接头经由软管与微泵的出水端相连通,冷板的右转接头经由软管连通至后散热器的进水口,后散热器的出水口经由软管与微泵的进水端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头戴式智能终端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后散热器的底部或顶部加装有微风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智能终端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冷板由均为铜质或铝质的上盖板和下底板焊接而成,且下底板内均布有微型沟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头戴式智能终端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冷板的厚度在0.3~0.8mm之间,微型沟槽的宽度在0.2~0.5mm之间,微型沟槽的深度在0.1-0.6mm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智能终端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冷板与主芯片之间的接触面上涂抹有导热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智能终端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微泵的流量≥20ml/min,软管直径3~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捷荣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捷荣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247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