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制叠合板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02594.9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6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王艺潭;王聪;王优;张军;陈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万融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17 | 分类号: | E04B5/17;E04B5/18;E04C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徐州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叠合 | ||
1.一种预制叠合板,包括混凝土本体、第一受力钢筋层和第二受力钢筋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本体的左右两边对称设置有第一拼接凹槽,且所述第一拼接凹槽贯穿所述混凝土本体的前后两面,所述混凝土本体的前后两边对称设置有第二拼接凹槽,且所述第二拼接凹槽并不贯穿所述混凝土本体的左右两面,所述混凝土本体的纵向截面和横向截面均呈“凸”字形;
所述第一拼接凹槽和所述第二拼接凹槽均是矩形槽,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一拼接凹槽贯穿所述混凝土本体的左面或右面,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二拼接凹槽贯穿与所述混凝土本体的前面或后面,所述第一拼接凹槽和所述第二拼接凹槽为混凝土现浇区域;
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一拼接凹槽在所述混凝土本体上形成了第一上表面和第二上表面;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二拼接凹槽在所述混凝土本体上形成了第三上表面和第四上表面,所述第一上表面、所述第二上表面、所述第三上表面和所述第四上表面均在同一水平面上;
所述第一受力钢筋层和所述第二受力钢筋层均贯穿且伸出所述混凝土本体的前后两面和左右两面,所述第一受力钢筋层和所述第二受力钢筋层均是由多根纵向受力钢筋和多根横向受力钢筋拼接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拼接凹槽的深度和所述第二拼接凹槽的深度是相等的,且深度的值小于或等于所述混凝土本体的总高度的一半;所述第一拼接凹槽的宽度和所述第二拼接凹槽的宽度是相等的,且宽度的值为100mm-150mm;所述第二拼接凹槽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混凝土本体的总宽度的一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受力钢筋层的尺寸与所述第二受力钢筋层的尺寸相等,所述第一受力钢筋层和所述第二受力钢筋层伸出所述混凝土本体的前后两面和左右两面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梁宽的一半;
所述第一受力钢筋层和所述第二受力钢筋层是平行的,所述第二受力钢筋层与所述第一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拼接凹槽的深度的一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根纵向受力钢筋和所述多根横向受力钢筋中每根受力钢筋均是一整段钢筋,所述多根纵向受力钢筋与所述多根横向受力钢筋是相互垂直的,且形成的中空区域是正方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制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根横向受力钢筋还可以是,每一横向受力钢筋包括左段受力钢筋和右段受力钢筋,所述左段受力钢筋和所述右段受力钢筋是以所述多根纵向受力钢筋中处于对称轴上的受力钢筋为划分界限,所述左段受力钢筋的中心线与所述右段受力钢筋的中心线在同一水平面上且不在同一直线上,所述左段受力钢筋的中心线与所述右段受力钢筋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受力钢筋的直径,且当所述距离大于受力钢筋的直径时,距离的值为1mm-2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预制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放置预制叠合板时,相邻的两块预制叠合板中,第一块预制叠合板的右侧与第二块预制叠合板的左侧相邻,所述第一块预制叠合板的右侧受力钢筋、所述第二预制叠合板的左侧受力钢筋和梁通过绑扎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叠合板,其特征在于,两块或多块预制叠合板拼接使用,所述第一受力钢筋层还可以是部分伸出所述混凝土本体,所述第一受力钢筋层伸出所述混凝土本体的前后两面,所述第一受力钢筋层伸出所述混凝土本体的左面或右面,或所述第一受力钢筋层均不伸出所述混凝土本体的左右两面;所述第二受力钢筋层伸出所述混凝土本体的前后两面和左右两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万融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万融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259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