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椎幼胚离体再生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06011.X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3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莫昭展;苏建睦 | 申请(专利权)人: | 玉林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王洪娟;马赟斋 |
地址: | 5370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椎幼胚离体 再生 方法 | ||
1.一种红椎幼胚离体再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外植体采集:采集红椎单株上的未成熟幼果作为外植体;
(2)愈伤组织培养:对外植体消毒后剥开外种皮取出未成熟胚,未成熟胚诱导培养形成愈伤组织;
(3)不定芽培养:对愈伤组织进行不定芽培养,得不定芽;
(4)壮苗培养:对不定芽进行壮苗培养,得幼苗;
(5)生根培养:对幼苗进行生根培养,得试管苗;
(6)移植:将试管苗进行移植,得种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椎幼胚离体再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使用酒精消毒后再使用升汞溶液消毒并冲洗;然后剥开外种皮取出未成熟胚,未成熟胚接种到愈伤组织培养基上培养40-55天形成愈伤组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椎幼胚离体再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愈伤组织培养基的条件为:
改良White培养基,1.0-3.0mg/L核黄素,1.0-5.0mg/L抗坏血酸,0.8-0.8mg/L 6-BA,0.1-0.5mg/L NAA,25-30g/L蔗糖,3.0-4.0g/L琼脂,pH为5.4-5.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椎幼胚离体再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将愈伤组织接种到不定芽培养基培养30-45天;
所述不定芽培养基的条件为:
1/2MS培养基,1.0-3.0mg/L核黄素,1.0-5.0mg/L抗坏血酸,0.8-1.5mg/L 6-BA,1.0-1.5mg/LNAA,25-30g/L蔗糖,3.0-4.0g/L琼脂,pH为5.4-5.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椎幼胚离体再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将不定芽切成1.5-2cm长的茎段并接种到壮苗培养基中培养20-30天;
所述壮苗培养基的条件为:
MS培养基,0.5-1.0mg/L 6-BA,0.1-0.5mg/L NAA,30-45g/L蔗糖,3.0-4.0g/L琼脂,100-200g/L椰子汁,pH为5.4-5.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椎幼胚离体再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将幼苗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中培养20-30天;
所述生根培养基的条件为:
White培养基,0.5-1.0mg/L NAA,25-35g/L蔗糖,3.0-4.0g/L琼脂,pH为5.4-5.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椎幼胚离体再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将试管苗转移至大棚内炼苗,然后将试管苗的根部洗净后移植于基质中栽培成红椎种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红椎幼胚离体再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中包含黄心土、沤制树皮和炭化树皮。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红椎幼胚离体再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和步骤(3)中,培养条件为:恒温25℃,避光。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红椎幼胚离体再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和步骤(5)中,培养条件为:温度25-28℃,光照强度为2500-3000lx,光照时间为12-14小时/天,湿度为60-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玉林师范学院,未经玉林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601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封头管道专用的焊接夹具
- 下一篇:一种赤苍藤幼胚离体再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