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椎幼胚离体再生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06011.X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3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莫昭展;苏建睦 | 申请(专利权)人: | 玉林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王洪娟;马赟斋 |
地址: | 5370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椎幼胚离体 再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椎幼胚离体再生的方法,属于植物组织培养领域。包括步骤:采集红椎单株上的未成熟幼果作为外植体;取出外植体的未成熟胚诱导培养形成愈伤组织;不定芽培养;壮苗培养;生根培养;进行移植。本发明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建立了红椎幼胚离体再生的方法,其愈伤组织诱导率达80%以上,不定芽诱导率达到了83%以上,生根率达85%以上,移植成活率达到了90%以上。本发明具有成本低廉、繁殖系数高、种苗生长相对一致等特点,可直接用于红椎种苗的工厂化生产,对于促进红椎的种质资源利用具有重大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椎幼胚离体再生的方法。
背景技术
红椎(Castanopsis hystrix Miq.)是壳斗科栲属的常绿阔叶乔木,别名红拷、红柯,常绿大乔,具有生长快、干形通直、落叶丰富、改土效果好等优良特性。当年生枝与叶柄及花序轴均呈紫褐色,叶纸质或薄革质,是我国特有种,主要分布于福建东南部、湖南西南部、广东、广西、海南等地;是我国华南地区重要的乡土阔叶珍贵用材和高效多用途树种。其材质坚硬、耐腐烛性强、不开裂、不变形、易加工,可供广泛使用;种子富含淀粉,可作为食物和酿酒原材料;种实、壳斗均富含单宁,可提制栲胶。萌芽更新能力强,萌芽条生长迅速,砍伐后易自然更新;枯枝落叶丰富,对土壤要求不高,可以作为用材林和水源涵养林树种进行种植,也可以作为林分改造的混交造林树种。
目前,红椎主要以种子园和母树林的有性繁殖为主。然而,有性繁殖存在着分化的问题,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遗传改良增益,而无性繁殖却能克服有性繁殖的上述不足。目前,国内外尚未有红椎组织培养技术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红椎幼胚离体再生的方法,建立红椎离体快速繁殖技术体系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红椎幼胚离体再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外植体采集:采集红椎单株上的未成熟幼果作为外植体;
(2)愈伤组织培养:对外植体消毒后剥开外种皮取出未成熟胚,未成熟胚诱导培养形成愈伤组织;
(3)不定芽培养:对愈伤组织进行不定芽培养,得不定芽;
(4)壮苗培养:对不定芽进行壮苗培养,得幼苗;
(5)生根培养:对幼苗进行生根培养,得试管苗;
(6)移植:将试管苗进行移植,得种苗。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使用酒精消毒后再使用升汞溶液消毒并冲洗;然后剥开外种皮取出未成熟胚,未成熟胚接种到愈伤组织培养基上培养40-55天形成愈伤组织。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愈伤组织培养基的条件为:
改良White培养基,1.0-3.0mg/L核黄素,1.0-5.0mg/L抗坏血酸,0.8-0.8mg/L 6-BA,0.1-0.5mg/L NAA,25-30g/L蔗糖,3.0-4.0g/L琼脂,pH为5.4-5.8。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将愈伤组织接种到不定芽培养基培养30-45天;
所述不定芽培养基的条件为:
1/2MS培养基,1.0-3.0mg/L核黄素,1.0-5.0mg/L抗坏血酸,0.8-1.5mg/L 6-BA,1.0-1.5mg/LNAA,25-30g/L蔗糖,3.0-4.0g/L琼脂,pH为5.4-5.8。
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将不定芽切成1.5-2cm长的茎段并接种到壮苗培养基中培养20-30天;
所述壮苗培养基的条件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玉林师范学院,未经玉林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60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封头管道专用的焊接夹具
- 下一篇:一种赤苍藤幼胚离体再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