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铸造锌合金自动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08472.0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00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邓远久;王思成;罗金顺;马胜兰;谭学高;王瑜;王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驰宏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7/00 | 分类号: | B22D47/00;B22D9/00;B22D29/04;B22D35/04;B22D43/00;B22D4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名华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53 | 代理人: | 张玉枢 |
地址: | 650011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造 锌合金 自动生产线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铸造锌合金自动生产线,属于冶金设备技术领域。所述的一种铸造锌合金自动生产线包括直线铸锭机、自动浇铸装置、冷却系统、自动脱模装置、整列机和自动码垛装置。本发明将自动浇铸装置、自动扒渣装置、自动打码装置、自动脱模装置、整列、自动码垛等工序进行系统性高度集成,实现自动连续一体化生产,能大幅度减少工人劳动强度和降低安全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铸造锌合金自动生产线。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铸造锌合金的生产是先将锌片用工频炉熔化,然后锌液通过溜槽流入有芯感应电炉,在有芯感应电炉中按照铸造锌合金牌号的要求加入Al、Cu、Mg等金属,配制合格后合金,通过溜槽流入保温炉,再用直线铸锭机浇铸成8-10kg/块的铸造锌合金锭。在浇铸过程中,国内大多采用人工刮渣和人工堆垛,堆垛打包后用叉车或者吊车运输到产品区。这种生产线存在自动化程度较低,人员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不能快速响应市场、安全压力大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铸造锌合金自动生产线,将自动浇铸装置、自动扒渣装置、自动打码装置、自动脱模装置、整列、自动码垛等工序进行系统性高度集成,实现自动连续生产,能大幅度减少工人劳动强度和降低安全风险。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铸造锌合金自动生产线,包括直线铸锭机、自动浇铸装置、冷却系统、自动脱模装置、整列机和自动码垛装置;所述的直线铸锭机前端与保温炉出口对接,后端与整列机对接,直线铸锭机与保温炉出口对接处安装有用于浇铸锌合金的自动浇铸装置,在自动浇铸装置后侧沿直线铸锭机链式输送带输送方向安装有用于对铸锭进行冷却的冷却系统,且冷却系统安装在直线铸锭机机架内,位于直线铸锭机锭模下方;沿直线铸锭机链式输送带输送方向,在直线铸锭机末端转向处后侧安装有用于将铸锭与锭模分离的自动脱模装置,直线铸锭机末端下方对接安装有用于对铸锭进行整齐排列的整列机,整列机末端安装有用于对铸锭进行码驻堆垛的自动码垛装置。
进一步,所述的铸造锌合金自动生产线还包括用于给铸锭打码的自动打码装置,自动打码装置安装在直线铸锭机机架上,位于锭模上方。
进一步,所述的铸造锌合金自动生产线还包括用于刮除铸锭表面氧化浮渣的自动扒渣装置,自动扒渣装置安装在直线铸锭机机架上,位于自动浇铸装置与自动打码装置之间,且处于锭模上方。
进一步,所述的自动浇铸装置包括支架、过渡浇铸包、浇铸分配器、浇铸转轴、分配同步盘和同步轴,所述的过渡浇铸包安装在保温炉炉口下方,直线铸锭机机架上安装有支架,支架上通过轴承安装有浇铸转轴,浇铸转轴外端安装有浇铸分配器,浇铸分配器进料口与过渡浇铸包出口连通,浇铸分配器外侧周向均匀排列有若干浇铸口,浇铸口位于直线铸锭机锭模正上方,支架上还通过轴承安装有与浇铸转轴平行的同步轴,同步轴内端安装有分配同步盘,分配同步盘外缘开设有若干与直线铸锭机销轴配合的卡槽,卡槽数量与浇铸分配器浇铸口数量一致,浇铸转轴与同步轴通过链轮和链条传动同步转动。
进一步,所述的冷却系统包括水箱、水泵、冷却水管、排水管和温度测量器。所述水箱安装在直线铸锭机机架内,水箱上方安装冷却水管,冷却水管与安装在水箱内部的潜水泵通过管道连接,冷却水管顶部均匀开设有若干出水口,出水口位于锭模底部正下方,所述的温度测量器安装在水箱上,温度测量器的温度探头伸入水箱内,所述的排水管与水箱底部连通。
进一步,所述自动脱模装置安装在直线铸锭机与整列机对接处,包括括振打锤、振打臂、驱动臂、旋转轴、气缸缓冲限位板和气缸,旋转轴通过轴承座安装在直线铸锭机末端机架上,振打臂和驱动臂焊接在旋转轴上,振打锤通过销轴与振打臂的锤击端连接,气缸缓冲限位板一端与气缸的活塞杆接头用销轴连接,一端通过其两侧轴结构与直线铸锭机机架连接,气缸通过销轴与直线铸锭机机架连接。
进一步,所述自动脱模装置设置有两套,两套自动脱模装置的振打臂为一长一短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驰宏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未经云南驰宏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84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