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氧树脂板的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09853.0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9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婉婉;王文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桦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D7/02 | 分类号: | B05D7/02;B05C1/02;B05C11/02;B05C1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李顺 |
地址: | 241002 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澛***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氧树脂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属于地面装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环氧树脂板的制备工艺;该工艺中的涂抹机构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两侧对称连接有定位板,所述支撑板一侧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上滑动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储存腔,所述储存腔内部充注有环氧树脂涂料复配而成的浆料,所述储存腔的侧面底端开设有溢流槽,所述储存腔的侧面上连接有推板,所述转轴中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底端所对应的支撑板上设有与之相啮合的齿条;本发明通过涂抹机构将环氧树脂涂料均匀的涂覆在板体上,不仅方便操作,省时省力,还能减少人工对板体进行加工时的质量问题,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环氧树脂板的加工质量与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面装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环氧树脂板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传统环氧地坪是针对不同用途及负载的高性能地面涂装性材料,其利用机械或手工将环氧树脂地坪漆均匀涂布在地表并在室温条件下固化,在地表形成一个无缝、坚固、高耐磨、耐酸碱腐蚀的保护层,广泛被应用于工业厂房、办公大楼、地下停车库、物流仓库、商贸中心、学校、超市等各类场所。但是传统环氧地坪利用现场涂装工艺,施工周期长,施工环境恶劣。另外,环氧涂料在室温条件下固化,固化度不高,固化结构的规整度欠佳,故存在易剥落,翘边、掉漆,使用寿命较短等缺陷,难以满足特殊工程技术的要求,使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现有技术也出现了一些关于地面装饰的技术方案,如一项中国专利,专利号为2012207424504,该发明中提出了一种彩色型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地板,包括依次复合的底面基布层、弹性树脂层、玻璃纤维布增强层、印刷油墨层以及透明环氧树脂固化保护层。本发明的彩色型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地板的材料主体采用环氧树脂涂料,经玻璃纤维布增强,利用连续高温固化工艺制备得到,其理化性能优异,无甲醛,环保阻燃,克服了通用热塑性高分子地板存在的表面不耐烫伤,不耐压、防腐蚀性能差等缺点。另外,本发明的彩色型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地板材料增加了印刷油墨层,使得材料的花纹多样化、个性化,丰富了材料的装饰功能。
虽然上述方案中的复合板能够在制造工艺与原料组成上对环氧树脂板进行改善,但仍存在以下问题:由于环氧树脂板在加工时需要通过人工或者大型机械设备将环氧树脂涂料涂敷在板体表面,而人工对环氧树脂板进行加工时不仅费时费力,还会导致板体上环氧树脂的涂覆厚度不均的问题,从而影响环氧树脂板的加工质量与效率,而大型的机械设备不仅价格昂贵,结构复杂,同时操作麻烦,不适合环氧树脂板的低成本与便捷式的加工成型。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氧树脂板的制备工艺,通过涂抹机构将环氧树脂涂料均匀的涂覆在板体上,不仅方便操作,省时省力,还能减少人工对板体进行加工时的质量问题,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环氧树脂板的加工质量与加工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环氧树脂板的制备工艺,通过涂抹机构将环氧树脂涂料均匀的涂覆在板体上,不仅方便操作,省时省力,还能减少人工对板体进行加工时的质量问题,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环氧树脂板的加工质量与加工效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环氧树脂板的制备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将环氧树脂板的板体加工成型,随后将环氧树脂涂料复配而成的浆料充注在涂抹机构上的储存腔内;通过将环氧树脂涂料通过涂抹机构涂覆在板体上,省去了人工对板体进行涂覆的工序,不仅提高了环氧树脂板的加工质量,还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负担;
S2:在S1中将板体加工成型后,将板体放置在两定位板之间的支撑面板上,使得推板底端和板体上表面的距离与板体上涂抹的环氧树脂涂料的厚度相同;通过设置的推板对板体进行环氧树脂涂料的涂覆,提高了板体上环氧树脂层在涂覆时的均匀性;
S3:在S2中将板体放置在涂抹机构上后,通过电机的运动带动储存腔进行运动并对板体上表面进行环氧树脂涂料的涂抹,在经过常温晾干后形成所需的环氧树脂板;有效的提高了环氧树脂板的加工质量与加工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桦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芜湖桦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98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偏心双向蝶阀密封结构
- 下一篇:轨道交通运维材料管理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