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弃渣利用为建材骨料的判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11150.1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53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朱欢乐;杨国庆;司天文;刘孟山;胡国荣;孙长江;米振宇;李伟;雷贺彩;刘少飞;焦亚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G01N1/08;C04B18/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开阳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0 | 代理人: | 安伟 |
地址: | 710043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利用 建材 骨料 判别 方法 | ||
本公开涉及一种隧道弃渣利用为建材骨料的判别方法。方法包括:获取待建设铁路的铁路沿线上第一隧道岩样;对第一隧道岩样进行岩样试验,得到地质填图数据以及围岩等级,其中,所述地质填图数据包括工程地质特征、结构特征和完整状态以及围岩稳定性;基于所述地质填图数据和所述围岩等级,初步确定可利用的围岩目标范围;对所述目标范围的围岩进行取样,得到第二隧道岩样;基于第二隧道岩样的母岩强度、碱活性、石粉含量和压碎指标,确定可利用为建材骨料的隧道弃渣。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适用于铁路工程前期设计阶段,提高了设计的质量与准确性,提高了弃渣利用率,降低了铁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铁路建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弃渣利用为建材骨料的判别方法。
背景技术
砂石骨料是高速铁路建设最重要和用量最大的建材,传统砂石料主要来源于河湖采砂和矿山采石加工,对河湖生态及山区生态环境造成损害;另外,高速铁路建设中隧道开挖又产生大量的弃渣,运输和集中堆放治理存在污染环境和占用土地的问题。高速铁路的建设面临砂石骨料短缺和弃渣综合治理的综合难题,亟需转变设计思路,在设计中最大限度考虑隧道弃渣再利用为建材骨料,降低对开采砂石料的依赖,同时降低弃渣处理费用。
当前在高速铁路工程中,隧道弃渣再利用的技术和文献资料较少,一般用作路基和站场土石方,主要采用弃渣加工为不同的级配,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判别弃渣是否可用作建材骨料。虽然在水利及公路工程中有主要采用实验分析方法将弃渣利用为建材骨料的先例,但因行业差异,其分析的指标方法难以适应铁路工程,而且其分析技术方法较为零散,难以有效支撑工程设计。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隧道弃渣利用为建材骨料的判别方法。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隧道弃渣利用为建材骨料的判别方法,包括:
获取待建设铁路的铁路沿线上第一隧道岩样;
对第一隧道岩样进行岩样试验,得到地质填图数据以及对应的围岩等级,其中,所述地质填图数据包括工程地质特征、结构特征和完整状态以及围岩稳定性;
基于所述地质填图数据和所述围岩等级,初步确定可利用的围岩目标范围;
对所述目标范围的围岩进行取样,得到第二隧道岩样;
基于第二隧道岩样的母岩强度、碱活性、石粉含量和压碎指标,确定可利用为建材骨料的隧道弃渣。
可选的,获取待建设铁路的铁路沿线上第一隧道岩样,包括:
标定铁路沿线上可利用隧道弃渣的概略范围;
基于标定的可利用隧道弃渣的概略范围,在线路中线处以及间隔预设距离处进行钻孔取样,得到地层岩芯作为所述第一隧道岩样。
可选的,采用以下至少一种方式标定铁路沿线上可利用隧道弃渣的概略范围:
通过对铁路沿线建筑料场进行调研,基于铁路沿线碎石开采加工点的相关调研数据,标定铁路沿线上可利用隧道弃渣的概略范围;
通过对铁路沿线区域地质图的分析,标定铁路沿线上可利用隧道弃渣的概略范围。
可选的,在获取待建设铁路的铁路沿线上第一隧道岩样之后,还包括:
基于所述地层岩芯的颜色、结构、构造、成分和岩石组合规律,并结合所述区域地质图,测绘出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特征。
可选的,对第一隧道岩样进行岩样试验,得到地质填图数据以及对应的围岩等级,包括:
对所述第一隧道岩样进行物理力学指标试验,获取所述第一隧道岩样的物理特性指标,其中,所述物理特性指标包括强度、容重、变形模量、泊松比、黏聚力和摩擦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11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