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组防撞加固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13466.4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54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候燕峰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用电 池组防撞 加固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组防撞加固结构,属于新能源辅助装置领域,两个第一立板与两个第二立板围成侧板;第一外板和第一内板连接至两个平板;第二外板和第二内板连接至两个平板;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至两个平板,连接杆靠近平板处可转动地连接有传动齿轮,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与传动齿轮啮合,销轴贯穿传动齿轮的端面并连接至定位孔;第一齿条连接至第一外板或第二外板,第二齿条的一端连接至第一内板或第二内板。当遭受外力撞击剧烈时,销轴发生断裂,此时传动齿轮可自由转动,第一外板或第二外板向内滑动,则对应的第一内板或第二内板向外滑动,因此能够抵消绝大部分的能量,从而保护内部的电池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辅助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组防撞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面对全球范围巨大的环保压力和严峻的能源形式,近年来,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都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看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我国作为能源消费大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低碳经济时代必然的选择,同时,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发展也将是汽车行业的新向导。
为保证续航里程,锂离子电池因其电压高、比能量大、循环寿命长的优点,常用来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目前锂离子电池的制作工艺使得锂离子极容易受外来撞击影响,也因电压高、比能量大的优点,当其发生撞击产生内短路或者外部刺穿伤害时,会在短时间内释放更多能量,甚至产生爆炸。由于锂离子电池组的制作工艺使得电池组内部受压且相邻极近,即使是单个锂电池发生意外也会引起连锁反应,最终甚至导致整个电池组的烧毁或是爆炸,严重威胁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安全。
而新能源汽车电池组的损伤常为在行驶中遭遇的剧烈撞击,为四周侧面,而顶部与车体连接,底部则为剐蹭伤,而由于新能源汽车使用时车体存在长时间的、高频率的轻微震动,因此不能使用活动件(如弹簧)缓冲来加强防撞击能力,否则缓冲件极容易产生疲劳而发生失效。
因此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组防撞加固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组防撞加固结构,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新能源电池组在受外力撞击时容易损坏的问题。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组防撞加固结构,包括平板、第一立板、第二立板和联动装置,其中:
两个所述平板相互平行设置,上方的所述平板上开设有用于安装至汽车底部的安装孔,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立板与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二立板围成侧板;
所述第一立板包括第一外板和第一内板,所述第一外板和所述第一内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外板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可滑动地连接至两个所述平板,所述第一内板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可滑动地连接至两个所述平板;
所述第二立板包括第二外板和第二内板,所述第二外板和所述第二内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外板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可滑动地连接至两个所述平板,所述第二内板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可滑动地连接至两个所述平板;
所述联动装置包括传动齿轮、第一齿条、第二齿条、销轴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至两个所述平板,所述连接杆上可转动地连接有所述传动齿轮,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平行设置,所述平板开设有定位孔,且所述销轴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定位孔;
所述第一立板设置有所述联动装置,所述第一齿条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内板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一外板,所述第二齿条的一端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一内板;所述第二立板设置有所述联动装置,所述第一齿条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内板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二外板,所述第二齿条的一端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二内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候燕峰,未经候燕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34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细胞核染色检测羊肚菌菌丝核浓缩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循环式农业种植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