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去除玉米胚芽粕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15154.7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385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月华;刘玉兰;成良玉;毕小兰;程芳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三星玉米产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5/20 | 分类号: | A23L5/2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张亮 |
地址: | 256209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去除 玉米 胚芽 赤霉烯酮 方法 | ||
1.一种去除玉米胚芽粕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过程如下:
(1)溶液制备:配制质量浓度为25%~35%的氢氧化钠溶液,备用;
(2)脱毒前处理:将玉米胚芽粕加入搅拌容器中,向搅拌容器中喷洒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与玉米胚芽粕的质量比为10~20:100;采用喷洒和搅拌同时进行的处理方式,至氢氧化钠溶液喷洒完毕后停止,于30~45℃的温度条件下密闭放置10~25min;
(3)脱毒处理:将步骤(2)处理后的玉米胚芽粕于100~120℃条件下,控制压力在压力为2.5~3.5Mpa条件下进行脱毒,脱毒时间为10~20min;
(4)脱毒后处理:调整步骤(3)脱毒后的玉米胚芽粕中的水分含量,然后加入丁二酸,调整水分后的玉米胚芽粕与丁二酸的质量比为100:6~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玉米胚芽粕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玉米胚芽粕的制备方法为:以玉米胚芽为原料,在110~130℃温度下经压榨得到玉米胚芽饼,玉米胚芽饼经体积浓度为78~83%的正己烷溶液浸提3~6h后得到玉米胚芽粕。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去除玉米胚芽粕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玉米胚芽粕的初始水分含量范围为3~1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去除玉米胚芽粕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喷洒溶液时保持转速为20~30r/min。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去除玉米胚芽粕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脱毒时搅拌速度为30~40r/min。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去除玉米胚芽粕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调整水分后,玉米胚芽粕的水分含量为15~20%。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去除玉米胚芽粕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搅拌速度为60~80r/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三星玉米产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三星玉米产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515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