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人值守巡检无人机协同工作系统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18147.2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43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孟蒋辉;徐海明;唐旭明;刘荣伟;李路遥;郭可贵;万能;兰自冉;程广良;王浩宇;吴进钱;程浩;赵丹阳;蒋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南供电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H02G1/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上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5 | 代理人: | 李璐;郭华俊 |
地址: | 232007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人 值守 巡检 无人机 协同 工作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值守巡检无人机协同工作系统,包括巡检无人机和服务端;所述巡检无人机,用于根据接收到的任务控制指令与紧急操作指令,获得与所述任务控制指令与紧急操作指令对应的巡检任务数据;所述服务端,用于基于接收的巡检任务数据进行深度学习识别分析,根据识别分析结果,按照预先设定的任务和运行等级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识别分析结果对应的运行等级,协同完成智能巡检工作。还公开了一种无人值守巡检无人机协同工作方法。本发明能够实现无人机工作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网巡检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人值守巡检无人机协同工作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为了提高巡检的效率,电力公司开始采用无人机进行电网资源设备的巡检,但是对于这些巡检无人机大多需要人工操控,无法实现无人机自主接收远程指令、自主充电和自主完成巡检任务。
公开号为CN110298932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无人机智能巡检一体化管控平台,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可以对巡检无人机进行有效的闭环管控。其应用层包括巡检影像库、人才知识库、电网资源库、智能设备库、巡检功能模块,主要是利用巡检影像实现高效的巡检管理,对无人机的无人化操控和智能巡检并未进行相关介绍。公开号为CN110034816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无人机巡检智能管控系统,包括飞行数据记录装置、无人机数据云端和智能管控平台,能够对电力巡检无人机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其中智能管控平台用于获取所述无人机数据云端内存储的飞行数据,根据飞行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形成可直接访问的资源,功能较为单一,只是作为无人机的管控平台使用。
未来无人机技术将向着全工作流程的无人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基于以上现有技术,亟需提供一种新型的无人值守巡检无人机协同工作系统及其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人值守巡检无人机协同工作系统及其方法,能够实现巡检无人机工作流程无人化、自动化和智能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无人值守巡检无人机协同工作系统,包括巡检无人机和服务端;
所述巡检无人机,用于根据接收到的任务控制指令与紧急操作指令,获得与所述任务控制指令与紧急操作指令对应的巡检任务数据;
所述服务端,用于基于接收的巡检任务数据进行深度学习识别分析,根据识别分析结果,按照预先设定的任务和运行等级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识别分析结果对应的运行等级,协同完成智能巡检工作。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服务端包括云平台、高性能计算平台、终端;
所述终端用于向巡检无人机发送任务控制指令与第一紧急操作指令,接收高性能计算平台、云平台的优化任务方案、第二紧急操作指令及第三紧急操作指令,远程控制巡检无人机智能巡检工作,同时监管巡检无人机的工作实时动态;
所述云平台用于存储终端与巡检无人机之间的任务控制指令,并根据飞行实际进行对比分析生成优化任务方案供终端确认;传输第三紧急操作指令至巡检无人机进行避障;以及对巡检无人机采集的图像进行深度学习识别与大规模飞行数据的分析,并存储高性能计算平台与巡检无人机之间的数据信息;
所述高性能计算平台用于巡检无人机的停机坪,存储终端与巡检无人机之间的任务控制指令,并根据飞行实际进行对比分析生成优化任务方案供终端确认;还用于传输第二紧急操作指令至巡检无人机进行避障;以及对巡检无人机采集的图像识别与故障检测、飞行感知数据的分析。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紧急操作指令是人为用于矫正巡检无人机在任务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的干预接管指令;所述第二紧急操作指令是巡检无人机-高性能计算平台-云平台系统自主控制的安全避障指令;所述第三紧急操作指令是用于对疑似目标或故障进行识别的二次复查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南供电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南供电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81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x射线防护材料快速筛选方法
- 下一篇:一种糖浆剂生产设备用自动灌装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