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灰型汽车车载内置防倾倒的杯架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18865.X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2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徐柏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柏达 |
主分类号: | B60N3/10 | 分类号: | B60N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灰型 汽车 车载 内置 倾倒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灰型汽车车载内置防倾倒的杯架结构,包括车体、加热盒、控制器和电动机,所述车体的内部预留有固定槽,所述加热盒通过连接线和控制器相连,所述控制器通过连接线和电动机相连,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固定设置有扇叶,所述车体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置物筒,所述置物筒的顶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置物筒的内底面开设有通槽,所述置物筒的内壁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内部贯穿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顶部连接有挡板。该防灰型汽车车载内置防倾倒的杯架结构,能够减少外界杂物及灰尘进入杯架内,也能够将杯架从车体上拆卸进行清理,并且能够提升水杯放置时的稳定性,也方便对高度较低的水杯的拿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灰型汽车车载内置防倾倒的杯架结构。
背景技术
一个完整的汽车包含有很多不同的配件,为了增加使用者的便捷性,在驾驶位和副驾驶之间的位置通常会设置杯架,可用于放置水杯或者瓶装饮料,而为了保证杯架的实用性、以及设置在车内的美观性,对其设计结构的要求比较高,然而现有的车载内置杯架结构依旧存在以下缺点:
1.大多采用筒状结构来放置水杯,由于筒状较深而其内部容易进入杂物及灰尘,无法将杯架从车体内拆卸,对杯架内部的清理也不够方便,进而影响车内环境;
2.并且杯架大多为固定设置,水杯放置过后的稳定性较差,容易倾倒对其自身以及外界物品造成损坏,当水杯高度较低放入杯架内后,不方便后续的取出。
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车载内置杯架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灰型汽车车载内置防倾倒的杯架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由于筒状较深而其内部容易进入杂物及灰尘,无法将杯架从车体内拆卸,对杯架内部的清理也不够方便,并且杯架大多为固定设置,水杯放置过后的稳定性较差,当水杯高度较低放入杯架内后,不方便后续的取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灰型汽车车载内置防倾倒的杯架结构,包括车体、加热盒、控制器和电动机,所述车体的内部预留有固定槽,且固定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加热盒,所述加热盒通过连接线和控制器相连,且控制器顶部的车体上设置有按钮,所述控制器通过连接线和电动机相连,且电动机螺栓安装在车体的底部,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固定设置有扇叶,且扇叶外侧的车体内开设有空腔,所述车体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置物筒,且置物筒的侧面预留有通孔,所述置物筒的顶部连接有连接板,且置物筒的内部固定有分隔块,所述置物筒的内底面开设有通槽,且通槽的内部贯穿有活动轴,所述置物筒的内壁固定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上端面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支撑板的内部贯穿有活动杆,且活动杆的外侧缠绕有第一弹簧,所述活动杆的顶部连接有挡板,且活动杆的底部粘贴有连接块,并且连接块的底部通过固定盒和置物筒的内底面相连。
优选的,所述空腔和固定槽相连通,且空腔顶部和底部的车体均为网格状。
优选的,所述置物筒和车体为拆卸安装结构,且通孔在置物筒上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下端面粘贴有密封条,且密封条外侧的车体上开设有安装槽,并且密封条和安装槽为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动轴的顶部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两端固定有固定杆,并且固定杆外侧的分隔块上预留有限位槽。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和限位槽为卡合连接,且两者均为弧形结构,并且两者的弧心与活动轴的转动圆心相重合。
优选的,所述活动杆和支撑板组成滑动结构,且活动杆和挡板相互垂直,并且挡板的边缘处为橡胶材质,同时其边缘处和置物筒的内壁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两端分别与活动杆和固定盒为粘贴连接,且连接块为橡胶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柏达,未经徐柏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88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