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骨修复生物磷酸钙陶瓷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619285.2 申请日: 2020-06-30
公开(公告)号: CN111807830A 公开(公告)日: 2020-10-23
发明(设计)人: 刘玮玮;卢秉恒;王晶;王磊;王静 申请(专利权)人: 西安增材制造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4B35/447 分类号: C04B35/447;A61L27/12;A61L27/10;A61L27/50;C04B35/632;C04B35/634;C04B35/63;C04B35/626
代理公司: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代理人: 唐沛
地址: 710300 陕西省西***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修复 生物 磷酸钙 陶瓷 浆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骨修复生物磷酸钙陶瓷浆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陶瓷浆料具有高固含量、低粘度、高分散性,解决现有出现二次团聚导致陶瓷浆料分散不均的问题,其组成成分按照重量百分比划分,由56~88%磷酸钙盐、2~4%亲水性表面活性剂、8~35%活性稀释剂、0~8%低聚物、0.2~4%分散剂、0.1~4%光引发剂、0.1~2%流平助剂、0.1~2%消泡助剂以及0.04~0.4%抗氧化剂组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陶瓷领域,设计一种用于骨修复生物磷酸钙陶瓷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磷酸钙陶瓷属于生物活性陶瓷材料,一般表现为在植入体内后,表面会形成羟基碳酸根磷灰石层,与人体骨相连,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被报道,并迅速应用于临床。传统磷酸钙陶瓷骨植入物成型的方式有干压成型、湿法成型、挤压成型、注射成型、直接凝固成型等,该方法均不能满足临床个性化需求,比如:复杂的外形、精准的孔隙连通性及孔隙率等。

3D打印技术能够快速高精度成型,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获取人体的DICOM数据,利用逐层叠加方式构造三维实体,可个性化设计。目前陶瓷材料3D打印技术主要有立体光固化成型(SLA)与数字光处理技术(DLP),打印精度高、后处理力学强度可观。

陶瓷在SLA或DLP成型方式中,浆料的制备为核心技术,需既能满足高固含量又能满足低粘度(分散越均匀,在同一粘度下固含量越高),陶瓷颗粒的分散性对打印件的性能起着重要作用。陶瓷颗粒在聚合物溶液中形成分散均匀稳定的体系取决于颗粒与颗粒间的作用力,当颗粒间的斥力大于引力时体系稳定,斥力小于引力时颗粒间易产生团聚。为了保证陶瓷颗粒在聚合物溶液中形成稳定体系。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陶瓷颗粒表面,通过增大颗粒间的表面斥力,制备高分散性、高固含量、低粘度的陶瓷浆料,以满足高精度光固化成型方式的需求。

中国专利,CN108706969A提供了一种水基生物陶瓷光固化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专利解决了水基生物陶瓷光固化浆料的稳定性,改善了浆料的沉降量;

中国专利,CN108658607A提供了一种新型陶瓷浆料及其制备的陶瓷和应用,该专利采用陶瓷粉末与分散剂混合,获得改性陶瓷粉末,解决了陶瓷浆料打印过程中固含量太低以及粘度过高的问题;

文献【Zhen Wang,Chuanzhen Huang,et.al..Development of a Novel AqueousHydroxyapatiteSuspension for Stereolithography Applied to BoneTissueEngineering.Ceramics International,2018】记载了利用聚丙烯酸铵盐修饰羟基磷灰石颗粒表面,获得了固含量为52vol.%的羟基磷灰石浆料。

但是,上述三种方法中均是通过对已成型的陶瓷粉末再次进行表面改性,从而提高陶瓷粉末与聚合物树脂间的融合性,改善浆料的固含量与分散性,但以上方法均忽略了一个问题:这类表面改性法主要是球磨、干燥后研磨,使得陶瓷粉末从出厂方具有较高分散性、高比表面积,经过改性处理后,可能会出现二次团聚的现象,降低了陶瓷粉末在树脂中的分散均匀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和缺点,提供了一种用于骨修复生物磷酸钙陶瓷浆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采用原位法合成表面改性的磷酸钙盐材料,以其作为原料,配制的陶瓷浆料具有高固含量、低粘度、高分散性,解决现有出现二次团聚导致陶瓷浆料分散不均的问题。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骨修复生物磷酸钙陶瓷浆料,其特征在于,其组成成分按照重量百分比划分,由8~35%活性稀释剂、0~8%低聚物、0.2~4%分散剂、0.1~4%光引发剂、0.1~2%流平助剂、0.1~2%消泡助剂、0.04~0.4%抗氧化剂、56~88%磷酸钙盐以及2~4%亲水性表面活性剂组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增材制造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增材制造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92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