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板装置及模板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19372.8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98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奎;余珊;鲁丙奎;廖红玉;孙广宏;黄达锴;郝国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9/50 | 分类号: | E01C19/50;E01C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白晓晰 |
地址: | 430080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板 装置 系统 | ||
1.一种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模板结构(1)和切缝板(2):
其中,
两个所述模板结构(1)相对设置,每个所述模板结构(1)均用于使浇筑的混凝土(3)定型;
所述切缝板(2)可抽拉地夹设于两个所述模板结构(1)之间;
每个所述模板结构(1)均包括:支撑机构(11)、侧板(12)和两个端板(13);其中,两个所述端板(13)分别设置于所述侧板(12)相对的两端,所述支撑机构(11)设置于所述侧板(12)的第一面;所述侧板(12)的第二面与第一面相对设置且用于与混凝土(3)相接触;所述切缝板(2)可抽拉地夹设于两个所述模板结构(1)中相对接的两个端板(13)之间;
每个所述模板结构(1)均还包括:第一高度调节机构(8);其中,所述第一高度调节机构(8)设置于所述侧板(12)的底部,用于调节所述侧板(12)的高度,并对所述侧板(12)的底部进行封堵;
所述切缝板(2)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高度调节机构,所述第二高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切缝板(2)的高度;
所述第一高度调节机构(8)包括:高度调节底座、至少两个调节板(83)和至少一个封堵板(85);其中,所述高度调节底座设置于所述侧板(12)的底部,以调节所述侧板(12)的高度;各所述调节板(83)均向所述侧板(12)的底部处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侧板(12),并且,各所述调节板(83)沿所述侧板(1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调节板(83)均用于对所述侧板(12)的底部进行封堵;高度调节底座可以包括:螺纹套管81、螺杆82和底座;螺纹套管81设置于第二连接板7,底座放置于地面,螺杆82与底座相连接,螺杆82插设于螺纹套管81内且与螺纹套管81相螺接,通过螺杆82与螺纹套管81之间的拧动来调节侧板12的高度;任意相邻两个所述调节板(83)之间均可拆卸地设置一个所述封堵板(85);
所述第二高度调节机构包括:调节体(9)和锁定结构;
其中,所述调节体(9)的内部中空且顶部开口,所述调节体(9)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切缝板(2)的外部,所述锁定结构用于在所述切缝板(2)置于所述调节体内的任一位置时对所述切缝板(2)锁定;锁定结构包括锁定珠,锁定珠可伸缩地设置于切缝板2,调节体9的侧壁开设有多个锁合孔,锁定珠可选择地置于任意一个锁合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紧组件;
其中,相对接的两个端板(13)上相对应的位置处均开设有穿设孔,所述切缝板(2)开设有通孔;
所述锁紧组件包括:锁紧体(14)和锁紧件(15);
所述锁紧体(14)依次穿设其中一个端板(13)的穿设孔、所述通孔和另一个端板(13)的穿设孔且与所述锁紧件(15)可拆卸地相锁紧。
3.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为至少两个,每个所述端板(13)上均开设有至少两个穿设孔,所述切缝板(2)开设有至少两个通孔,各所述锁紧组件与各所述通孔和每个所述端板(13)上的各穿设孔均为一一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1)包括:多个沿所述侧板(12)长度方向设置的支撑组件;
其中,每个所述支撑组件均包括:支撑杆(111)、斜撑机构和紧固件(112);
所述支撑杆(111)与所述侧板(12)相连接,所述斜撑机构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支撑杆(111),所述斜撑机构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紧固件(112)可拆卸地固定于任一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缝板(2)的侧边设置有把手(5),所述把手(5)置于两个所述端板(13)的外部;和/或,所述侧板(12)的第二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凹槽(6)。
6.一种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装置;所述多个模板装置包括多个用于使浇筑的混凝土定型的模板结构(1)和多个切缝板(2);
其中,任意相邻两个模板结构(1)均相对设置,并且,任意相邻两个模板结构(1)之间均可抽拉地夹设一个所述切缝板(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937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