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油发动机催化器清氧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19743.2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95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陈苏佑;彭浩;李仕成;张顺;刘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41/02 | 分类号: | F02D41/02;F01N3/20;F01N9/00;F01N1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油 发动机 催化 器清氧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油发动机催化器清氧的控制方法,其通过对催化器中氧含量的计算,在恢复供油时,根据当前催化器中不同的氧含量控制燃油加浓的时间,精准消耗催化器中的氧气。本发明通过对催化器中氧含量的计算,在恢复供油时,根据当前催化器中不同的氧含量来控制燃油加浓的时间,精准消耗催化器中的氧气,以达到降低NOx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发动机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油发动机催化器清氧的控制方法。
技术背景
国六法规对气体排放物的要求较国五法规严苛很多,为了满足国六排放法规的要求,多数厂家通过增加催化器中的贵金属来提高气体排放的转换效率,以达到降低气体排放的目的。但贵金属的成本非常高昂,加大了整车的生产成本。所以通过优化ECU逻辑策略,对参数进行精细控制,降低发动机气体排放,成为各个主机厂攻克的重点。
NOx在排放中生成的机理条件为高温和富氧。本发明针对断油工况结束、恢复供油时容易冒NOx的区域,设计一种有效降低NOx的控制策略,使不大幅增加催化器成本的前提下,也能达到国六排放法规的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油发动机催化器清氧的控制方法,其通过对催化器中氧含量的计算,在恢复供油时,根据当前催化器中不同的氧含量来控制燃油加浓的时间,精准消耗催化器中的氧气,以达到降低NOx的目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油发动机催化器清氧的控制方法,其通过对催化器中氧含量的计算,在恢复供油时,根据当前催化器中不同的氧含量控制燃油加浓的时间,精准消耗催化器中的氧气。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1、基于发动机运行工况点、催化器温度、背压计算出当前催化器的储氧量,储氧量是表征当前工况催化器能够储存氧气的能力值,催化器中的氧含量计算将不会超过该储氧量限值。
步骤2、根据催化器氧含量确定燃油加浓的时间,并根据1级、2级催化器的氧含量和后级氧传感器测量的电压限值,分别确定退出燃油加浓的时间;
步骤3、完成1级催化器清氧控制后,燃油以一定的斜率退至二级催化器清氧所需要的燃油设定,完成2级催化器清氧控制后,燃油以一定斜率退至正常燃油控制数值。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步骤1中,
1)通过实验测试建立理论储氧量与温度的相关的二维表格,并储存至ECU系统;
2)通过台架实验测试建立储氧量修正系数函数L1=f1(转速、负荷)和L2=f2(背压)相关的三位表格,并储存至ECU系统;
3)最终的储氧量=理论储氧量*L1*L2。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步骤2中1级催化器中氧含量控制逻辑如下,当1级催化器氧含量>M1且后氧传感器电压值<U1时,过量空气系数λ=K1;通过燃油加浓,不断消耗1级催化器中的氧含量,并在每一个采样周期内实时计算当前1级催化器氧含量,具体计算方法为:氧含量N3=上一采样周期内氧含量N3-(1-K1)*进气量*氧气在进气量中的占比,当1级催化器氧含量≤M1或后氧传感器电压值≥U1时,退出1级催化器清氧控制。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K1=f(转速,负荷)的三维表,该三维表可在台架试验过程中通过标定完成,限值M1由1级为催化器温度决定的二维表,通过台架试验过程中通过标定来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97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