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挠性外齿齿轮以及波动齿轮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20237.5 | 申请日: | 2020-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8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冈村晖久夫;井上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新宝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55/17 | 分类号: | F16H55/17;F16H57/08;F16H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于靖帅;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挠性外齿 齿轮 以及 波动 装置 | ||
1.一种挠性外齿齿轮,该挠性外齿齿轮在外周面具有与形成于以中心轴线为中心呈圆环状扩展的刚性内齿齿轮的内周面的内齿局部啮合的外齿,该挠性外齿齿轮随着波动产生器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而从径向内侧被按压从而在径向上挠曲,由此一边使所述内齿与所述外齿的啮合位置在周向上移动,一边根据所述内齿与所述外齿的齿数的不同而相对于所述刚性内齿齿轮相对旋转,其中,
该挠性外齿齿轮具有:
挠性筒状主体部,其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沿轴向呈筒状延伸;
多个所述外齿,它们从所述挠性筒状主体部的轴向一侧的端部向径向外侧突出;以及
平板部,其从所述挠性筒状主体部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沿径向扩展,
在所述挠性外齿齿轮以单体配置的状态下,所述挠性筒状主体部在至少一部分具有随着朝向轴向一侧而相对于所述平板部扩展的径向一侧向径向另一侧倾斜的倾斜部,并且,所述挠性筒状主体部和所述外齿的齿顶以不向径向一侧倾斜的方式从轴向另一侧的端部延伸至轴向一侧的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挠性外齿齿轮,其中,
所述径向一侧是径向内侧,
所述平板部从所述挠性筒状主体部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向径向内侧扩展,
所述挠性筒状主体部在所述倾斜部处随着朝向轴向一侧而向径向外侧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挠性外齿齿轮,其中,
所述挠性筒状主体部具有:
第1主体部;以及
第2主体部,其位于比所述第1主体部靠轴向另一侧的位置,
所述外齿从所述第1主体部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
所述外齿的齿底位于比所述第2主体部的外周面靠径向外侧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挠性外齿齿轮,其中,
所述径向一侧是径向外侧,
所述平板部从所述挠性筒状主体部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向径向外侧扩展,
所述挠性筒状主体部在所述倾斜部处随着朝向轴向一侧而向径向内侧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挠性外齿齿轮,其中,
所述挠性筒状主体部具有:
第1主体部;以及
第2主体部,其位于比所述第1主体部靠轴向另一侧的位置,
所述外齿从所述第1主体部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
所述外齿的齿顶位于比所述第2主体部的外周面靠径向内侧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挠性外齿齿轮,其中,
所述挠性筒状主体部具有:
第1主体部;以及
第2主体部,其位于比所述第1主体部靠轴向另一侧的位置,
所述外齿从所述第1主体部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
所述第2主体部的母线和所述外齿的齿向分别与所述中心轴线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挠性外齿齿轮,其中,
所述挠性筒状主体部具有:
第1主体部;以及
第2主体部,其位于比所述第1主体部靠轴向另一侧的位置,
所述外齿从所述第1主体部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
所述第2主体部的母线和所述外齿的齿向分别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向径向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挠性外齿齿轮,其中,
所述挠性筒状主体部具有:
第1主体部;以及
第2主体部,其位于比所述第1主体部靠轴向另一侧的位置,
所述外齿从所述第1主体部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
所述第1主体部的内周面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呈圆环状扩展。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挠性外齿齿轮,其中,
所述挠性筒状主体部具有:
第1主体部;以及
第2主体部,其位于比所述第1主体部靠轴向另一侧的位置,
所述外齿从所述第1主体部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
所述第1主体部的内周面具有沿着所述外齿的外形的凹凸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新宝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新宝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2023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