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轴承偏斜角测量方法及其工具、轴承安装质量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20567.4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55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范明争;连宇臣;黄振东;郑广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26 | 分类号: | G01B11/26;F16C4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喻学兵 |
地址: | 20024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偏斜 测量方法 及其 工具 安装 质量 检测 方法 | ||
1.一种轴承偏斜角测量方法,用于测量轴承内环轴线与轴承外环轴线之间的偏斜角,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在装配状态下具有测量侧,测量工具在所述测量侧对所述轴承进行测量,所述轴承内环在所述测量侧具有内环端面,所述轴承外环在所述测量侧具有外环端面,所述测量工具具有测量基准面;
其中,所述轴承内外环偏斜角测量方法包括:
以所述测量基准面为基准,测量所述内环端面中多个点的第一跳动值;
以所述测量基准面为基准,测量所述外环端面中多个点的第二跳动值;
根据第一跳动值得到所述内环端面中多个点所在平面的法向量N1;
根据第二跳动值得到所述外环端面中多个点所在平面的法向量N2;
根据所述法向量N1以及所述法向量N2计算所述轴承的内外环偏斜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偏斜角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内外环偏斜角测量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测量基准面上选取第一基准点,所述测量基准面具有基准中心点,以所述第一基准点与所述基准中心点的连线所在直线作为X轴,在所述测量基准面所在平面中与所述X轴垂直的任一线条所在直线作为Y轴,所述测量基准面在所述基准中心点的法线作为Z轴,定义第一坐标系;
所述根据第一跳动值得到所述内环端面中多个点所在平面的法向量N1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多个点的第一跳动值在所述第一坐标系中表达为多个点的第一坐标值;
根据所述多个点的第一坐标值计算该多个点所在平面的第一平面方程;
根据所述第一平面方程计算所述第一平面方程的法向量N01;
对所述法向量N01进行修正,得到所述法向量N1;
所述根据第二跳动值得到所述外环端面中多个点所在平面的法向量N2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多个点的第二跳动值在所述第一坐标系中表达为多个点的第二坐标值;
根据所述多个点的第二坐标值计算该多个点所在平面的第二平面方程;
根据所述第二平面方程计算所述第二平面方程的法向量N02;
对所述法向量N02进行修正,得到所述法向量N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偏斜角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内外环偏斜角测量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内环端面选取第一位置点,并在所述第一位置点测量所述内环端面与轴承内环外周面的垂直度P1;
记录所述第一位置点在所述第一坐标系中的角相P1A;
在所述外环端面选取第二位置点,并在所述第二位置点测量所述外环端面与轴承外环外周面的垂直度P2;
记录所述第二位置点在所述第一坐标系中的角相P2A;
对所述法向量N01进行修正包括:根据所述垂直度P1以及所述角相P1A对所述法向量N01进行修正得到所述法向量N1;
对所述法向量N02进行修正包括:根据所述垂直度P2以及所述角相P2A对所述法向量N02进行修正得到所述法向量N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承偏斜角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内外环偏斜角测量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位置点以及所述第二位置点进行标记;
在测量前将所述第一位置点与所述第二位置点在所述轴承的径向方向上对齐。
5.一种轴承偏斜角测量工具,用于测量安装状态下轴承内环的轴线与轴承外环的轴线之间的偏斜角,其特征在于,包括:
座体,具有测量基准面,所述测量基准面中开设有多个第一测量孔以及多个第二测量孔,在测量状态下,所述第一测量孔对应所述轴承内环端面设置,所述第二测量孔对应所述轴承外环端面设置;
支撑件,设置于所述座体上,具有与所述测量基准面相配合的下端面,其中开设有至少一个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在测量状态下与任一所述第一测量孔和/或所述第二测量孔对准;
测量单元,具有至少一个测量头,所述测量头在测量状态下穿过所述导向孔以及与所述导向孔对准的所述第一测量孔和/或所述第二测量孔后,与所述轴承内环端面和/或所述轴承外环端面相抵,以测量所述轴承内环端面中多个点和/或所述轴承外环端面中多个点相对所述测量基准面的跳动值。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承偏斜角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单元为千分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2056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轮机膨胀滑销系统及汽轮机
- 下一篇:一种小型电池充放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