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辅助肢体康复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20573.X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19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韩李伟;陈建军;肖飞云;刘正士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林凡燕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辅助 肢体 康复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辅助肢体康复装置,包括:基板;柔性关节件,连接所述基板;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设置在所述柔性关节件上;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设置在所述柔性关节件上,所述第一支撑板位于所述基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驱动连杆组件,设置在所述基板和所述柔性关节件之间,用于驱动所述柔性关节件进行弯曲。本发明不仅使康复装置具备稳定的运动规律和高效的驱动效率,还能够保证较高的安全系数,避免患者肢体受到二次伤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康复辅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辅助肢体康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每年由中风,脑出血,脑梗,脑血栓,脑瘫,烧伤,烫伤及其他各类事故导致的手部残疾的患者人数呈逐步上升趋势。其症状多表现为手部抽搐、痉挛、抓取无力、无法正常伸展及鹰勾手等。
手部康复需要循序渐进,如果想通过手术或是其他途径进行矫正治疗达到即时的恢复效果通常很难实现,另外普通家庭也承担不起高昂的手术费用。因此,大部分患者选择去医院或是私人的康复中心进行矫正康复,但是由于患者所需康复训练的时间较长,这就导致两方面的问题:一、康复费用高;二、有些家庭路途遥远,多有不便。
另外,目前现有的外骨骼手部康复设备的尺寸不可调,并且存在辅助机构转动中心和手指转动中心不重合问题,会造成相对滑移现象。除此之外,传统的刚性康复设备不仅结构复杂、笨重,而且在使用不当时容易对患者手部造成二次伤害,安全系数较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辅助肢体康复装置,通过设置基板,所述基板通过绑带与肢体固定连接,所述基板的一端连接有柔性关节件,所述柔性关节件上设置有挡板,所述柔性关节件可以弯曲,通过驱动连杆组件与所述柔性关节件之间的铰链连接,在运动时康复辅助肢体各节挡板的转动中心会绕患者肢体转动中心转动,不会影响患者肢体的运动规律。
本发明提出一种辅助肢体康复装置,包括:
基板;
柔性关节件,连接所述基板;
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设置在所述柔性关节件上;
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设置在所述柔性关节件上,所述第一支撑板位于所述基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
驱动连杆组件,设置在所述基板和所述柔性关节件之间,用于驱动所述柔性关节件进行弯曲。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或滑动连接在所述柔性关节件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或滑动连接在所述柔性关节件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板滑动设置在所述柔性关节件上,通过调节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基板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长度的肢体。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板滑动设置在所述柔性关节件上,通过调节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长度的肢体。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基板之间的柔性关节件形成柔性铰链,所述第一支撑板绕着所述柔性铰链转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连杆组件包括第一驱动连杆组件和第二驱动连杆组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连杆组件的一端连接所述基板,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方。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连杆组件的一端连接所述基板,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并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下方。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辅助肢体康复装置,包括:
基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205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超净油类及废气过滤低空排放装置
- 下一篇:一种驱蚊花露水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