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的风振消除系统、方法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21309.8 | 申请日: | 2020-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94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李鑫;张军;魏伟;张凯歌;赵花垒;毛光军;姜光;王连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15/71 | 分类号: | E05F15/71;B60Q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1 | 代理人: | 周礼涛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消除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风振消除系统、方法及车辆,该系统包括:前角窗结构,设在车辆前车窗位置处,前角窗结构的至少一部分可枢转,前角窗结构构造成,可受控地发生枢转以消除风振;驱动装置,与前角窗结构电连接,以受控地驱动前角窗结构枢转;控制装置,与驱动装置连接,控制装置配置成在车窗开启的开度和车辆行驶的速度达到产生风振的阈值时,控制驱动装置驱动前角窗结构枢转。本发明的用于车辆的风振消除系统,可以使切向流沿枢转后的前角窗结构的切线方向发生脱落,保证脱落的气流产生的涡旋无法冲击到车内的空腔,从而避免了车内空腔产生强烈的压力波动,避免因风振引起用户产生不可逆的听力损伤的问题,提升用户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风振消除系统、方法以及具有该系统的车辆。
背景技术
开窗轰鸣,又称风振现象(外文名:Buffeting),风振现象是汽车风噪的一种,由气流产生的涡振引起。汽车高速行驶时,通常在70-100km/h工况下,当有乘客开窗到一定开度(一般是全开),车内空腔产生有规律的频率极低的气压波动,这种气压波动是由于车身外侧的气流脱落,产生压力涡,通过打开的车窗,冲击到车内形成涡振,让人产生极不舒适生理现象,例如耳朵疼、头疼、恶心等,严重时会引起不可逆的永久的听力损伤。另外,纵观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及NVH技术的发展,气动阻力往往跟开窗风噪成负相关,随着汽车空气动力学技术的日趋优化,汽车风阻在逐渐变小,整车造型更加流线,这导致汽车表面的气流脱体逐渐变少,而用户开窗操作时,风振会更加严重,客户的抱怨也是逐年增加。基于客户抱怨及日趋严峻的气动技术,侧窗风振正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攻坚的一个技术堡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风振消除系统,用于消除车辆的风振现象,减少车辆开窗轰鸣,提升用户舒适度。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在系统中设计一种预警装置,在驾乘人员做出开窗动作或车速达到一定速度时,可以向乘客发出预警信号,更加有利于乘客及时做出解决轰鸣的响应。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风振消除方法,基于现有的电子架构,有效消除车辆开窗轰鸣的现象。
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风振消除系统,包括:
前角窗结构,设在车辆前车窗位置处,所述前角窗结构的至少一部分可枢转,所述前角窗结构构造成,可受控地发生枢转以消除风振;
驱动装置,与所述前角窗结构电连接,以受控地驱动所述前角窗结构枢转;
控制装置,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配置成在车窗开启的开度和车辆行驶的速度达到产生风振的阈值时,控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前角窗结构枢转。
进一步地,所述前角窗结构设在前侧窗玻璃的朝向前挡风玻璃的一侧,所述前角窗结构包括:
三角区饰板,设在车辆前车窗的三角区位置处,且所述三角区饰板的形状与所述三角区位置处的形状相对应,所述三角区饰板上设有活动腔;
转动部,设在所述活动腔内,且与所述三角区饰板可枢转地连接,所述转动部包括:转动支点,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转动部连接,以驱动所述转动部绕所述转动支点枢转。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部的截面为方形,所述转动部绕所述转动支点在垂直所述前侧窗玻璃所在平面枢转。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部绕所述转动支点枢转的角度为0°-90°。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为驱动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为车载BCM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213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