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容误差测量电路、测量方法、芯片以及家用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23426.8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33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林建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美仁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7/26 | 分类号: | G01R27/2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瞿璨 |
地址: | 201615 上海市松江区九***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容 误差 测量 电路 测量方法 芯片 以及 家用电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容误差测量电路、测量方法、芯片以及家用电器,该电容误差测量电路包括:比较器,其第一输入端被配置为输入模拟信号,其第二输入端连接校正信号线,被配置为输入校正信号;第一电容矩阵,包括多个第一电容,多个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校正信号线,至少一个第一电容的另一端被配置为接收参考信号,输入校正信号至校正信号线;第二电容矩阵,其一端连接校正信号线,其另一端被配置为接收参考信号,被配置为改变第二电容矩阵的总电容值,调节校正信号;控制器,连接比较器的输出端和第二电容矩阵,被配置为确定比较器的输出信号反转时第二电容矩阵的总电容值,根据总电容值确定待测电容的误差。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实现电容误差测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容误差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容误差测量电路、测量方法、芯片以及家用电器。
背景技术
SAR ADC(successive approximation register analog to digitalconverter,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是常用的数据转换器,具有中等采样率(最高约15MSPS)和中等分辨率(最高约18位)。这些结构高效且易于理解。与流水线ADC不同,SAR架构没有延迟。相对较高的采样率以及零延迟使SAR ADC适用于多路复用数据采集。
因其速度快精度高和功耗小,SAR ADC在工业上得到大量应用。为了减小功耗,现代SAR ADC都采用电容矩阵结构。为了减小电容矩阵的面积,电容矩阵分成高位和低位两块,通过桥接电容连接起来。因为生产工艺的偏差,电容比例存在一定的误差,桥接电容更是加大了这种误差。为了达到高精度,电容矩阵必须要矫正。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容误差测量电路、测量方法、芯片以及家用电器,可以达到测量电容误差的目的。
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容误差测量电路,该电容误差测量电路包括:比较器,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被配置为输入模拟信号,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校正信号线,被配置为输入校正信号;第一电容矩阵,第一电容矩阵包括多个第一电容,多个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校正信号线,至少一个第一电容的另一端被配置为接收参考信号,输入校正信号至校正信号线,至少一个第一电容包括待测电容;第二电容矩阵,第二电容矩阵的一端连接校正信号线,第二电容矩阵的另一端被配置为接收参考信号,第二电容矩阵被配置为改变第二电容矩阵的总电容值,调节校正信号;控制器,连接比较器的输出端和第二电容矩阵,被配置为确定比较器的输出信号反转时第二电容矩阵的总电容值,根据总电容值确定待测电容的误差。
其中,第二电容矩阵包括多个第二电容,多个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校正信号线,第二电容矩阵被配置为根据多个第二电容中,被配置为接收参考信号的第二电容的数量,确定第二电容矩阵的总电容值。
其中,第一电容矩阵中的多个电容按照电容值从第一初始电容值递增分布,第二电容矩阵中的多个电容按照电容值从第二初始电容值递增分布,第一初始电容值大于第二初始电容值。
其中,第二电容矩阵包括5个电容,5个电容的电容值分别为8C0、4C0、2C0、C0、0.5C0;其中,C0为第一初始电容值。
其中,电容误差测量电路还包括:第一开关电路,连接多个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和参考信号线,第一开关电路被配置为控制至少一个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与参考信号线导通;第二开关电路,连接多个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和参考信号线,第二开关电路被配置为控制至少一个第二电容的另一端与参考信号线导通;其中,参考信号线被配置为接收参考信号。
其中,参考信号线包括第一参考信号线和第二参考信号线,第一参考信号线被配置为接收高电平参考信号,第二参考信号线被配置为接收低电平参考信号;第一开关电路被配置为控制第一电容的另一端选择性地与第一参考信号线或第二参考信号线导通;第二开关电路被配置为控制第二电容的另一端选择性地与第一参考信号线或第二参考信号线导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美仁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美仁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234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