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P型Au@Cu2-x 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24788.9 | 申请日: | 2020-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640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发明(设计)人: | 秦平力;吴彤;王正春;肖岚;余雪里;马良;熊伦;陈相柏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H10K30/88 | 分类号: | H10K30/88;H10K30/10;H10K30/50;H10K71/00;B82Y40/00;B82Y10/00;B82Y30/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官群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au cu base sub | ||
1.一种基于P型Au@Cu2-xS界面钝化层材料的钙钛矿光伏电池,其特征在于,其结构从下至上包括透明导电衬底、电子传输层、钙钛矿光敏活性层、界面钝化层、空穴传输层和金属电极;
所述界面钝化层为核壳结构的Au@Cu2-xS纳米颗粒的涂层,涂层厚度为20~150nm,所述核壳结构的Au@Cu2-xS纳米颗粒以Au颗粒为核,以Cu2-xS包裹层为壳,所述Au颗粒粒径为5~30nm,所述Cu2-xS包裹层厚度为10~90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P型Au@Cu2-xS界面钝化层材料的钙钛矿光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电衬底为ITO导电玻璃、FTO导电玻璃或镀有ITO的柔性透明塑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P型Au@Cu2-xS界面钝化层材料的钙钛矿光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传输层为SnO2薄膜或SnO2量子点薄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P型Au@Cu2-xS界面钝化层材料的钙钛矿光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钙钛矿光敏活性层为CH3NH3PbI3材料或三元混合(CsPbI3)0.04(FAPbI3)0.80(MAPbBr3)0.16材料,其中Cs=cesium,MA=CH3NH3,FA=HC(NH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P型Au@Cu2-xS界面钝化层材料的钙钛矿光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壳结构的Au@Cu2-xS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为:
1)分别配制CTAB溶液,HAuCl4溶液,NaBH4溶液,AA溶液,NaOH溶液,六亚甲基四胺溶液,硫代乙酰胺溶液,硝酸铜溶液,备用;
2)Au颗粒的制备:
(a)种子溶液制备:将CTAB溶液、HAuCl4溶液、NaBH4溶液与水混合得到种子溶液,所得种子溶液中CTAB、HAuCl4、NaBH4摩尔比为80~400:1:3,种子溶液中CTAB浓度为0.01~0.1mol/L;
(b)Au颗粒制备:按体积份,将750份CTAB溶液、150份HAuCl4溶液、100份AA溶液、1份种子溶液及5份NaOH溶液混合,放置1小时后,放置在离心机内进行离心处理,除去离心管中的上层清液,下层残留液加水配制得到Au纳米颗粒悬浮液;
3)核壳结构的Au@Cu2-xS纳米颗粒的制备:按体积份,将400份CTAB溶液、200份HMT溶液、200份AA溶液混合,在搅拌条件下依次加入1000份步骤2)所得Au纳米颗粒悬浮液、20份TAA溶液以及1~16份Cu(NO3)2溶液,于85℃下反应8小时,反应结束后离心、洗涤、干燥得到核壳结构的Au@Cu2-xS纳米颗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P型Au@Cu2-xS界面钝化层材料的钙钛矿光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界面钝化层的制备方法为:将核壳结构的Au@Cu2-xS纳米颗粒分散于氯苯中,得到浓度为0.015~0.03mmol/mL的分散液,将所得分散液旋涂在导电衬底上烘干得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P型Au@Cu2-xS界面钝化层材料的钙钛矿光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穴传输层为Spiro-OMeTA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工程大学,未经武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2478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