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轧E辊道速度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29962.9 | 申请日: | 2020-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4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闫丰梅;张威;张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9/02 | 分类号: | B21B39/02;B21B39/08;B21B4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奥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4 | 代理人: | 张文;苗丽娟 |
地址: | 030003***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轧 速度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轧E辊道速度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二级计算机根据带钢轧制需求确定是否需要使用边部加热器,并向一级计算机发送边部加热器使用信息和带钢种类信息;一级计算机根据信息确定E辊道的速度控制方式和精轧机入口飞剪的剪切速度;当不使用边部加热器时,一级计算机根据钢坯来料长度设置两个减速点对E辊道进行减速控制,以使钢坯头部到达精轧机入口飞剪前的E辊道的速度降至剪切速度;当使用边部加热器时,一级计算机根据钢坯来料长度设置三个减速点对E辊道进行减速控制,以使钢坯头部到达边部加热器前第一设定距离时的E辊道的速度降至剪切速度。本发明的热轧E辊道速度控制方法能够在保证轧制效率的同时避免边部加热器损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轧设备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轧E辊道速度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热连轧生产线的生产过程为:板坯首先在加热炉按照工艺规定的温度进行加热,加热至目标温度后首先进入粗轧机组进行轧制,其中粗轧立辊控制宽度,粗轧平辊控制厚度,经过粗轧机组的轧制,使带钢达到预先设定的目标厚度、宽度及温度;之后再进入精轧机组进行七机架连轧轧制,使带钢达到预先设定的目标厚度、温度;最后通过卷取机将带钢成形为钢卷。在进行带钢热轧生产时,为了提高热轧工序后得到的带钢质量,通过在热轧生产线中的粗轧机组和精轧机组之间的E辊道上增加保温罩和边部加热器,利用边部加热器对带钢边部进行加热,以提高热轧后的带钢边部性能和质量。
目前采用两级计算机系统对E辊道进行自动控制,两级计算机系统包括诸如模型服务器的二级计算机和诸如西门子SIMTIC S7或日本TMEIC公司V系列的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系统的一级计算机。具体地,以1549mm热连轧生产线为例,在进行带钢热轧生产时,为了提高轧制效率和保证轧制生产正常进行,带钢钢坯经粗轧末道次高速抛钢后到达精轧机入口飞剪前10m的位置时,一级计算机对E辊道进行减速控制,使E辊道的速度由4.7m/s抛钢速度降低至2m/s;而后,当带钢钢坯到达粗轧机组与精轧机组进行数据TAKEOVER交接的位置时,一级计算机对E辊道进行减速控制,使E辊道的速度由2m/s降至精轧机入口飞剪的剪切速度。当在E辊道上增加边部加热器以对带钢进行加热时,边部加热器通常安装在粗轧机组与精轧机组进行数据交接的位置上,由于E辊道的速度为2m/s,E辊道上的带钢将以2m/s的速度进入边部加热器,可能会将边部加热器撞坏。
为此,开发一种能够在保证轧制效率的同时避免边部加热器损坏的热轧E辊道速度控制方法,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热轧E辊道速度控制方法,能够在保证轧制效率的同时避免边部加热器损坏。
为此,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轧E辊道速度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二级计算机根据带钢轧制需求确定是否需要使用边部加热器,并向一级计算机发送边部加热器使用信息和带钢种类信息;
一级计算机根据边部加热器使用信息和带钢种类信息确定E辊道的速度控制方式和精轧机入口飞剪的剪切速度;
当不使用边部加热器时,一级计算机根据钢坯来料长度设置两个减速点,当钢坯头部到达第一个减速点时,对E辊道进行减速控制,使E辊道的速度由抛钢速度降至第一设定速度,当钢坯头部到达第二个减速点时,对E辊道进行减速控制,使钢坯头部到达精轧机入口飞剪前的E辊道的速度降至剪切速度;
当使用边部加热器时,一级计算机根据钢坯来料长度设置三个减速点,当钢坯头部到达第一个减速点时,对E辊道进行减速控制,使E辊道的速度由抛钢速度降至第二设定速度,当钢坯头部到达第二个减速点时,对E辊道进行减速控制,使E辊道的速度由第二设定速度降至第三设定速度,当钢坯头部到达第三个减速点时,对E辊道进行减速控制,使钢坯头部到达边部加热器前第一设定距离时的E辊道的速度降至剪切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299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