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油污泥深度处理工艺及处理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30258.5 | 申请日: | 2020-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2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冯英明;马庆华;杨晓峰;刘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昆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6 | 分类号: | C02F11/06;C02F11/12;C02F11/00;C02F101/32;C02F10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卓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9 | 代理人: | 陈子英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油 污泥 深度 处理 工艺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含油污泥深度处理工艺和处理设备,所述工艺为将含油污泥送入接触反应区,与接触反应区内的富含带电微气泡的氧化水混合,实现污泥表面有机污染物的氧化分解以及污油的脱离,持续引出接触反应区的混合物,将分离出的油和水分别引出,将分离出的污泥回流至接触反应区继续处理,将带电微气泡氧化发生装置制备的氧化水持续送入接触反应区进行氧化水的补充。所述设备包括带电微气泡氧化发生装置、混合反应分离装置、中间缓冲罐和污泥脱水系统,所述混合反应分离装置设有接触反应区、快速分离区和折流出水区。本发明能够实现含油污泥的深度处理,处理后泥中含油量可控制在3‰以下,且效率高,成本低,工艺设备简单,不产生二次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油污泥深度处理工艺及能够用于实施该工艺的处理设备,属污染治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油田开发和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油污泥,其被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列为危险废弃物,倘若处置不当不仅会给自然界、周围居民带来危害,而且还会受到环保部门处罚、甚至法律的制裁。随着近几年环保处罚及监管力度的加大,各油田越来越不满足于仅将含油污泥处理至含油量小于2%的指标,不断在谋求含油污泥高标准的深度处理,例如含油量小于3‰甚至更低。
随着国家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及固废 低碳化处理的发展趋势,含油污泥的处置趋势也将朝着低成本、高标准处理的方向发展。为满足国家环保要求,油田将愈来愈重视含油污泥的深度处理,以实现其彻底的无害化。
目前,已有的深度处理技术中,微生物技术因占地大、效率低、受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制约等而应用受限;焚烧技术因有氧高温燃烧而有产生二噁英的风险,因需处理烟气致使工艺繁琐,已逐步成为不被选用技术;热解技术因处理成本高、处理负荷低、处理设备及工艺不完善等因素制约了其应用;投加氧化剂的化学技术具有加药量高、处理成本高、易产生二次污染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含油污泥深度处理工艺及相应的处理设备,以实现含油污泥的深度处理,获得较好的处理效果,减少二次污染,降低处理成本或占地要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含油污泥深度处理工艺(或称方法),含油污泥深度处理工艺,将含油污泥送入接触反应区,与接触反应区内的富含带电微气泡的氧化水混合,在氧化水的氧化作用下实现污泥表面有机污染物的氧化分解以及污油的脱离(解吸),持续引出接触反应区的混合物,并对引出的混合物进行固(污泥)水油三相分离,将分离出的油和水分别引出,将分离出的污泥回流至接触反应区继续处理,将带电微气泡氧化发生装置制备的氧化水持续送入接触反应区进行氧化水的补充,在达到处理要求后,将分离出的污泥引入污泥脱水系统。
优选地,将固水油三相分离后分离出的水引入中间缓冲罐,用作带电微气泡氧化发生装置的原料水,根据需要进行新鲜原料水的补充。
优选地,采用溢流方式引出接触反应区的混合物,在接触反应区设有连通快速分离区的溢流口,在持续引入带电微气泡氧化水时,接触反应区的液位升高,由此实现混合物的溢流。
优选地,采用序批式工作制,对含有污泥按批次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昆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昆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02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